古董古玩鉴定
联系电话;
邮箱 />
;vip955511
粉彩始创于康熙晚期,极盛于雍正时期。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其中雍正粉彩瓷器在造型、胎釉、彩绘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器工艺的影响而创烧出的一种新型釉上彩瓷。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釉里三色创烧于清代康熙时期。“釉里三色”,是以素白坯为地,用竹刀先“刻划”出主题纹饰轮廓后,再根据需要在纹饰上填绘铜红色料与钴料着色的釉里红和青花;豆青为铁的呈色,通常用来填绘山石。釉里三色在青花釉里红的基础上增加了豆青色,使物象的表现力进一步增强。
康熙“釉里三色”,由于采用了胎体“刻划”与釉彩“着色”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器物表面纹饰均凸凹起伏。加上釉下三种色彩相互映衬,富于立体感,使得釉下彩绘制瓷工艺更前进了一步,更加绚丽丰富,更具观赏性。康熙“釉里三色”,是豆青与青花和釉里红的产物,其制作工艺复杂,烧造难度大。成品多为豪门赏器,足底多有铭文款识。尤其是釉下这三种色调都能够发色鲜艳色正的器物很难兼得。康熙“釉里三色”,为明清时期瓷器品种中稀少瓷种,历来被喜好古瓷赏藏的人士所钟爱和追宠,是较为难觅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