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安徽乾富艺术之翡翠

  • 发布时间:2016-09-17 09:51:46
    报价:面议
    地址:安徽,合肥,政务区潜山路绿地蓝海A座
    公司:安徽乾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手机:15555156664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在中国古代,玉乃是国之重器,祭天的玉壁、祀地的玉琮、礼天地四方的圭、璋、琥、璜都有严格的规定。玉玺则是国家和王权之象征,从秦朝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汉代佩玉中有驱邪三宝,即玉翁仲、玉刚卯、玉司南佩,传世品多有出现。汉代翡翠中“宜子孙”铭文玉璧、圆雕玉辟邪等作品,都是祥瑞翡翠。唐宋时期翡翠某些初露端倪的吉祥图案,尤其是玉雕童子和花鸟图案的广泛出现,为以后吉祥类玉雕的盛行铺垫了基础。辽、金、元时期各地出土的各种龟莲题材的玉雕制品就是雕龟于莲叶之上。在明代、尤其是后期、在翡翠雕琢上,往往采用一种“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图案纹饰。清代翡翠吉祥图案有仙人、佛像、动物、植物,有的还点缀着禄、寿福、吉祥、双喜等文字。清代翡翠中吉祥类图案的大量出现、流行,实际上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们希望借助于翡翠来祝福他人、保佑自身、向往与追求幸福生活的心态。玉是中国人手中的宝,更是心中的魂。金银有价玉渡有缘。天精地髓天然翡翠产品形式新颖,品种齐全,品质一流,包括玉佛、如意、平安扣、竹节、长命锁、福豆、貔貅等等。寓意丰富,如百年好合、龙凤呈祥、福寿双全、状元及第、连升三级、吉祥如意等。     下面介绍几种翡翠行里的行话:   1.开门:由成语“开门见山”演化而来,通常形容那些一看便知的真品。不开门指的是仿品。   2.捡漏:是指慧眼识宝,以较低的价格买进了价值较高的收藏品。   3.包浆:器物表面长时间氧化形成的光泽。   4.吃药:形容上当受骗买到了假东西。   5.走眼:指把赝品看成了真品。   6.掌眼:请别人帮着看真假好坏。   7.有一眼:东西不能确定为仿品,有真的可能性。   8.国宝帮:是指家里收藏满眼望去尽是国宝重器,实际却全是赝品的独特人群。   9.交学费:指买入赝品.远低于买价所花费的冤枉钱。   10.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这些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常见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   11.鸡骨白:一种沁色,因像鸡骨头的颜色而得名。鸡骨白的成因有三种,一种是天然的玉料就是这种颜色;一种是玉器入土后受沁造成的;还有一种是火烧形成的。   12.水银沁:黑色沁,古人称为水银沁。实际上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水银能沁蚀玉体,但古玩圈把黑色沁称为水银沁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13.朱砂红:玉器表面有朱砂附着物。   14.铁沁:铁氧化生锈后对玉器造成的沁色,多呈褐红色。   15.灰皮:玉器入土后受沁呈灰白色,有深有浅,浅的就像一层皮。   16.土咬:玉器表面遭到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侵蚀形成的凹坑,又称土吃、土蚀。   17.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以后基本保持出土的原始状态。   18.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后经过清洗盘玩的状态。   19.提油:一种人工染色的方法。   20绺裂:玉料里面的裂纹称绺,表面的裂痕称裂,和起来为绺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纹。   21.玩:内行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收藏什么。   22.绷价:在市场上坚持要高价,从字面上即可理解;一般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想卖个好价钱,二是也可能是想吓走顾客。   23.新货:不管什么藏品,总有好赖,甚至有赝品。这时候,内行人会说“这个东西有点新”,给摊主留点面子。   24.俏货:物美价廉的藏品,购买俏货须凭自己的眼力。   25.品相:就真品而言,品相越好,价格相对就高。   26.虫儿:通俗地说,就是压箱子底的藏品,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一屋子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   27.走宝:针对卖主而言,一件好东西很便宜地出手了;此时,收藏爱好者便是“拣漏”了。   28.搬砖头:不花本钱搬弄别人的物品,依仗自己信息灵通渠道广泛做生意,类似于上海话“掮客”。   29.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30.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   31.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32.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脚踢”。   33.留下吧:以前拎包裹的送货上门,买家决定购买他的东西,让送货人将货留下。   34.吃仙丹:买了便宜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   35.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36.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37.收起来:买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请卖家将藏品收回去,就说收起来吧。   38.天价:漫天要价,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   39.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40.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41.压堂:是主人店堂里的镇店之宝。   42.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砸浆”。   43旧仿:明清时期的仿旧叫“旧仿”,而现在仿旧就是“新仿”。   44.到代:收藏品达到相应的年代。   45.贼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   46.拿了: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藏品我拿了。   47.绷价:坚持要高价,想卖个好价钱。   48.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49.看新:这个东西有点看新,东西不到代,现代仿的。   50.包上:买家决定将藏品买下,请卖主将藏品包起来,这件东西我要了请您包上。   51.要了:买家决定购买某件藏品。   52.没用:买家不要这个藏品觉得没多大意思,一般说没用。   53.伙货:二人或以上合伙买卖古玩。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54.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的人。老是被骗的人,行内人就说他是棒槌。卖家卖新货给他,背后还称呼他“棒槌”。   55.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56.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   57.吃:我是吃玉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玉器的。   58.纳:买进藏品,叫纳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59.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60.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   61.让:有的古玩商买东西不叫买而叫让。这件玉器让给我吧。   62.“粗大明”:许多收藏者认为明代的玉器制作粗糙,故得其名。事实不然,就像“汉八刀”并不代表汉代玉器只用八刀一样,“粗大明”特指明代玉器的粗犷风格。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