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亦文玩:古钱精品“宣统通宝”
古钱币极具观赏性与历史价值,因此古钱币如同其他古玩一样被藏家们所青睐。珍稀古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由于早已不在流通领域,留存下来的亦少之极少,更是历史的见证。有业内人员认为,古钱币市场已经红火了十几年,未来总的趋势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特别是在互联网商务发展之后,对古钱币收藏、交易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钱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纷繁,多姿多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的货币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能,创造出自成体系、光彩夺目、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古钱币又称之为泉、布、帛,孔方兄等。已成为新的收藏投资热点,不少古钱币在交易会上表现突出。
近年来,随着钱币收藏行情的不断升温,古钱币逐渐进入藏家的眼球,各地钱币交易会上,古钱币专场也多次交易出好价。近期,上海交易古钱专场成交量总共614件,总成交价金额为543余万元,成交率为63%。其中,清“咸丰元宝”宝泉当五百雕母以6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成为此次专场的标王。对此专家表示,古钱币具有较大收藏投资空间,升值最快的当数其中的珍品类古钱币,在市场上十分受追捧,涨幅很大。
而古钱币中的珍稀品种则升值幅度更为惊人,如在2009年11月中国秋季交易会钱币专场中,一枚极其罕见的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字“大清壹百”以196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尤其是在2010年5月中国春交易古钱专场中,存世孤品——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以100万起交易,经过各位买家近40次激烈竞价,最终以352.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创出古钱交易新纪录。
本公司最近有幸征集到一枚古钱精品“宣统通宝”,藏品直径:1.6cm。这是一枚铜质钱币,钱币是内方外圆形,经鉴定专家权威鉴定为真品中的珍品古钱。钱面文字“宣统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币的背面有满文“宝泉”两个字。即使经历无穷岁月的洗礼,但是藏品保存完好,流通痕迹明显,品相上乘,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宣统通宝是在醇亲王之子溥仪继位后,改元宣统,宣统年间,全国各省几乎都已停铸制钱,仅宝泉局铸过一种重一钱的“宣统通宝”小平钱,数量也不多,分为大小两种,新疆地区有“宣统通宝”红钱,以及宝广、宝福两局出过机制币。
因为溥仪登基时只有3岁,加上钱也不大,因此民间把此钱称为“小宣统”、“小宣统”面文书法为楷书,背文为满文局名。“宣统通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的最后一位帝王铸行的最后一种方孔圆钱。方孔圆钱的铸行从秦始皇统一六国铸行“半两钱”到“宣统通宝”结束,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是我国乃至世界铸币史上的一个奇迹。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的年号币,是中华五千年封建王朝的终结,是外圆内方古钱币的终结,是全面继承钱币文化记写社稷风云物刻铸字体刻画达意`内涵丰富秘籍。是中华古钱币用艺术表白的好的结速语。
宣统元宝全面的继承古钱币记写社稷的文化主线,巧妙的运用微型刻铸艺术,字体变异旨意艺术,微型字体刻画艺术,正背两面的泥塑刻画艺术。他为优秀灿烂、神韵动魄的中华古钱币文化艺术雕筑起一座伟大的丰碑,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古钱币是一个国家历史中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在钱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着近代中国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