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害表现:
樱桃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樱桃、桃、李、杏等果树的叶片,也侵染果实和枝梢。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淡褐色小点,扩大成紫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角质化,周围有水渍状淡黄色晕环。病斑干枯,病、健交界处产生一圈裂纹,病斑脱落形成穿孔。
二、 防治现状和用药分析
1、见病治病:现阶段多数种植业者无清园习惯,采果后不用药,给真细菌潜伏与繁殖提供了机会,造成来年病原基数大、发作率高、危害重。形成了见病不惜代价(用工多、用药量大)治病,树势受伤、产值受损(产量、品质降低)的恶性循环局面。
2、关键时期不敢用药:春季是杀菌防病的关键时期,用药少了不管用,用药多了容易造成药害。
3、常规药剂抗药性强:连续使用有限的可选择的药剂往往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使效果降低、成本提升。
防治方案
治疗方案:靓果安倍+沃丰素600倍+大蒜油1000倍+有机硅喷雾2次,每次间隔10天左右。
预防方案:
1)萌芽前半个月: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
2)开花期:使用靓果安500倍+有机硅喷雾一次。(保花)
3)展叶期:使用靓果安的3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2次,每次间隔10天。
4)第一次生理落果期:使用靓果安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保果)
5)果实生长期:使用靓果安倍+大蒜油1000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喷雾4次以上,每次间隔10-15天。
6)秋季采果后:使用溃腐灵倍+沃丰素600倍+有机硅进行喷雾1次。
7)落叶2/3后,使用溃腐灵60-100倍液+有机硅进行全园喷施,杀灭病菌,营养树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