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之所以能在各类钱币中脱颖而出,究其根本原因,乃花钱自身特性所决定。在十多年以前,古玩市场上就算是品相十分完美的的花钱就是几块钱,而且都很少有人问津。可是如今,即便是普通的花钱也要卖到20万左右,甚至更高,更不用说是精品花钱了,它的市价已远远高于数年钱的价格,多以过万元成交,能送至拍卖公司参与大拍的花钱价格更是高的吓人,动辄达百万。
花钱与其他古代艺术品相比历史较短,目前公认的花钱鼻祖出现在汉代,如宜子半两、太常半两,其穿口皆作菱形穿,应是汉人佩带的花钱,菱穿无外乎两种目的:一是美观,二是佩带时始终保持钱体字文端正。王莽至东汉时期钱文类花钱的种类很多,但数量却很少,典型的有五铢、大泉五十面背有吉语或规矩纹星象纹等。汉代还出现了一种挂钱,钱上有一大圆环,钱下有一小方环,面文多为“日入千金、长毋相忘”和“除凶去央、辟兵莫当”。据资料记载在上海福泉山西汉墓及内蒙古汉墓中均有此类钱出土。挂钱的出现也说明了花钱原始基本的功用就是佩带。还有一种“印钱”,下面是印,印上连一花钱,此物旧钱谱作为厌胜品有载,我们认为不应将其归入花钱,因其主要功能是印,上面的“花钱”不过是印钮罢了!
宋代花钱中流行的道教人物除星官外就是“玄武”和“二郎”了,“玄武”源自于原始星辰崇拜,系二十八星宿中北方七宿,为龟蛇一体状,在宋代被人格化,成为北方大神,宋太祖时就有“玄武”为天宫大将的传说。宋真宗时为避“圣祖”赵玄朗讳而将“玄武”改称“真武”。并封其为“真武灵应真君”。“二郎”的来历很复杂,目前有“李冰二子”、“赵昱”、“杨戬”等多种说法。可能当时的老百姓也说不清究竟是谁,道教的“造神”实在是很乱。在宋代“二郎”和“玄武”一样香火很盛,花钱中的“二郎”和“玄武”也经常出现在一起
近几年花钱拍卖纪录:
“太平天国”背“圣宝”小-- 194.00万
双龙戏珠花钱 186.40万
咸丰元宝背当千星月手雕花 277.00万
单龙大型花钱 274.75万
“兴隆馀庆”花钱 - 2 61.60万
“天赐太平”花钱 ----- ----- 360.50万
清早期 “福寿康宁” -- ----- 346.00万
指日高升鲤鱼跃龙门手雕花 ---- -- 344.00万
龜鹤齐寿圆孔花钱 ------ 385.20万
联系电话:
号码: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