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测应按JGJ/T或DG/TJ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
2).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每一构件的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构件长度较小时测区数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测区面积一般为200×200mm,构件截面较小时测区面积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100×200mm。
3).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严重粗糙不平且无法磨平时,应用钻芯法修正。
4).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回弹法检测时,每一构件碳化深度的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取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碳化深度测量应避开构件棱角和表面有缺陷部位。
5).回弹仪必须具有制造厂的产品合格证及检定单位的检定合格证,在现场检测的回弹仪符合标准状态要求,每次工程检测前后应作率定试验,并作记录,率定值应为80±2。
6).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计算数据时需修正。
7).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8).原始记录应有检测、复核两人签名。
2.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要求
1).检测应按DG/TJ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
2).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每一构件的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构件长度较小时测区数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测区面积一般为200×200mm,构件截面较小时测区面积可适当减小,但不应小于100×200mm。
3).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应打磨平整,严重粗糙不平且无法磨平时,应用钻芯法修正。
4).超声检测仪在现场检测前,应通电预热,并须用标准棒进行测定,回弹仪在HRC为60±2的钢砧上率定值应为80±2。
5).测区布置在构件混凝土浇筑方向的侧面,均匀布置,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宜大于2m。
6).原始记录上应有检测人和复核人签名。
3.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要求
1).检测应按CECS03:2007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
2).当用钻芯法检测结果对非破损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修正时,同一检验批内钻芯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个,钻芯位置应位于某个回弹测区内
3).钻芯时,应避开主筋、预埋件和管线的位置,并尽量避开其它钢筋。
4).钻取的芯样应及时编号(写上层次、构件名称、轴线等并在平面图上标出)。
5).芯样抗压试验应委托检测站力学室进行抗压,试压原始数据上应有试压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名(均应具有相应的上岗证),力学室的试压结果返回给该项目的检测人员。
4.贯入法检测砂浆强度技术要求
1).检测应按JGJ/T标准的要求严格执行。
2).检测范围内的饰面层、粉刷层、勾缝砂浆、浮浆以及表面损伤层等,应清除干净;应使待测灰缝砂浆暴露并经打磨平整后再进行检测。
3).每一构件应测试16点。测点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水平灰缝上,相邻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小于240mm,每条灰缝测点不宜多于2点。
4).采用贯入法或回弹法检测砂浆强度时,每个构件的测试面积不宜少于1.5m2,测点均应布置在水平灰缝上,不得布置在竖向灰缝上。
5).原始记录上应有检测人和复核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