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鎏金佛像

  • 发布时间:2017-01-09 11:05:09
    报价:面议
    地址:浙江,杭州,杭州市萧山区市心北路与建设一路东方世纪中心10楼全层
    公司:大汉龙威国际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

    手机:18969145269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十四世纪 释迦牟尼铜鎏金高77cm估价待询成交价备注:1.朱勒斯·斯彼尓曼(Jules Speelman)珍藏2.纽约苏富比 2008年3月19日 Lot 3083.贝蒂·阿什曼(Berti Aschmann)旧藏4.苏黎世科勒拍卖 1977年5月 Lot 1085.乌尔里希·冯·施罗德(Ulrich von Schroeder)旧藏6. 1961年进入欧洲重要私人收藏展览:首都博物馆《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2013年11月8日-11月28日出版:1.《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文物出版社,1993年,152页。2.赫尔穆特·吴黎熙着,《佛像解说》,柏林,1979,第 180页,图录号170。2015年秋季拍卖会12月7日“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Speelman秘藏梵像聚珍”专场

    十四世纪释迦牟尼,“现在佛”,可谓近年拍卖市场所见金铜造像中难得的一件精品,其体量大、品相佳且工艺精湛,流传有序,一直为世界佛教艺术藏家所珍视,此次于保利拍卖以估价待询形式上拍,3800万元起拍,9000万元落槌,成交价高达1.035亿元,成为本年度高价,创下中国西藏造像的新纪录,更一举夺得2015年度全球中国古董艺术品成交榜首。

    清乾隆 燃灯佛 合金铜、嵌红铜及银高51cm估价000成交价备注:朱勒斯.斯彼尓曼(Jules Speelman)珍藏展览:首都博物馆《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2013年11月8日-11月28日出版:《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文物出版社,231页。参阅:威廉.华生,何翠媚《1620年以来的中国艺术》耶鲁大学出版社,2007年,102页,图片年秋季拍卖会12月7日“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Speelman秘藏梵像聚珍”专场

    清宫对于铜佛像和法器的制作上,从工艺技术、配方以及细部粘结均采用或参考了西藏的传统配方,并按照清宫造办处的要求进行改进。此尊清乾隆燃灯佛在佛衣嵌饰的处理上就表现出这一时期工艺繁复精湛的特点。其上以错金银工艺装饰有华美的万字锦纹,衣纹层迭有致,工艺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非宫廷造办而难为,极为珍罕。且在清宫所尝试过的众多工艺之中,黄铜烧古并嵌饰之法极为罕见,由此亦可推断此尊燃灯佛必然供奉于重要庙堂之中。在2015年秋季“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Speelman秘藏梵像聚珍”中,此尊燃灯佛为三尊重要佛教艺术品中的“过去佛”,以1500万起拍,经过数轮竞价,终以3392.5万元高价成交。

    17世纪 自在观音西藏(札什伦布寺风格)铜鎏金高31.9cm估价0成交价备注:巴黎苏富比 2013.6.12 Lot年秋季拍卖会12月8日“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唐卡”专场

    在2015年秋季拍卖会中的“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唐卡”专场,118件拍品实现总成交额近6489万元。其中,封面作品,扎实伦布寺风格17世纪自在观音以2185万元成交,引发全场关注,超过底价数倍。此尊铜鎏金自在观音像,以无与伦比的塑形技艺、结合极具张力的艺术表现,展现出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殊胜形象。其面容俊美、目视远方,姿态自在而超逸,躯体充满了动人的柔和感与生命活力。同时,作为一件充分表现札寺造像艺术隽永之美的作品的同时,更为研究札寺造像艺术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例证,其2185万的成交价亦证明市场对于此类将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结合于一身的作品之认可。

    明16世纪 铜雕释迦牟尼像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一组三件)高225cm、185cm估价待询成交价年秋季拍卖会12月1日“观自在-中国佛教造像专场”

    此组大佛体量撼人,保存完好。其中主佛连座通高225cm,二菩萨通高185cm。为迄今在国内市场流通的大体量之明代佛造像。相似一组一佛二菩萨巨像唯见收藏、陈列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一组三件终以1691.2万元的价格成交,于当年刷新了国内拍卖市场佛像拍卖的纪录。

    12世纪 帝释天西藏铜鎏金高26.5cm估价0成交价备注: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旧藏展览: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德国印度艺术博物馆年秋季拍卖会12月4日“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唐卡”专场

    帝释天,亦作「帝释」、「帝释尊天」,梵文音译为「释迦提桓因陀罗」,为佛教中忉利天之主,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位天王,也是四大天王及地居的天、龙夜叉伞兵的统摄者。此件作品肌肉线条结实,颈、臂、腰等处佩饰项圈、钏环,其上镶嵌有各色宝石,十分华美。左腿自然盘坐,右腿屈立,右手置于膝上,手中持金刚杵,左手自然撑于身后,整体造型生动自然,肢体、肌肉的塑造极为写实,富有雕塑美感,是一件十分罕见和珍贵的中早期尼泊尔造像佳作,以350万起拍,终以1311万高价成交。

    清乾隆 铜鎏金菩萨立像高63cm估价0成交价备注:日本藏家旧藏2011春季拍卖会6月5日“御制翡翠朝珠项链,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专场

    此尊清乾隆铜鎏金菩萨立像整体风格秀美华贵,富丽堂皇,金色饱满悦目,纹饰细腻,具有典型的乾隆宫廷造像特点,并且体量硕大,十分难得。莲座后錾刻从左至右楷书“除盖障菩萨”及梵文,“除盖障菩萨”是藏传佛教八大菩萨之一,以消除一切盖障而着称,盖障即形形色色的烦恼,主要是贪欲、嗔恚、睡眠、掉悔、怀疑五盖,这五种障碍能覆盖心性光明,使人坐禅难以入定。

    清康熙 释迦牟尼汉藏风格(北京宫廷)铜鎏金高44.5cm估价0成交价备注:香港拍卖1998年春拍Lot年春季拍卖会6月5日“自在菩提——中国金铜佛造像、唐卡”专场

    清代满州贵族兴起于关外,入关之前已信奉藏传佛教,入主中原之后,藏传佛教更成为皇家信仰。有清一代中尤以康雍干三朝为,其中康熙皇帝曾受哲布尊丹巴传授长寿之秘法及长寿佛之灌顶,对藏传佛教的崇信更趋极致,故宫廷造办处制作了相当数量的造像以在内廷和各处皇家寺院供奉,本件释迦牟尼佛即是一件罕见的康熙宫廷大型造像重器,其制作工艺极为精细,鎏金厚重华美,俊秀的造型、精美的阴刻纹饰及独特的莲瓣均是康熙时期宫廷造像的典型特点,相较于拍卖市场上出现较多的无量寿佛而言,此作的稀有性更值得非常关注,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终以989万高价成交。

    清乾隆 御制银嘎乌奉砗磲、纯金白度母

    佛龛高13cm,白度母高7.6cm估价0成交价

    备注:

    1.欧洲藏家旧藏

    2.北京保利2009年秋季拍卖11月23日“顶礼—儒、道、释与中国艺术”专场Lot 2110

    2015年春季拍卖会6月6日“无无明——明清宫廷佛堂秘境”专场

    清宫佛教艺术品频频现身市场,但如此尊银嘎乌奉砗磲白度母像之形式,在2009年第一次出现于北京保利“顶礼—儒、道、释与中国艺术”专场时,即为国内市场首次出现此类稀有难得的清宫造像艺术珍品,且一出现即取得了425.6万元的佳绩。其形式之独特、造型之完美、做工之精细、用料之讲究,认看者之崇高地位、皆臻于至上,体现了清代皇家崇佛的规格和等级。如此完美而高贵的造像,而又有具体、美好和深刻之寓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除了乾隆皇帝,我们很难想象有第二人堪能受此尤物,它应是乾隆皇帝随身供奉的佛像,以祈求自己延年益寿、圣寿万年。1978年北京白塔寺白塔塔刹内发现了一件铜镀金小嘎乌,内奉一尊高4.2厘米的赤金长寿佛像,嘎乌内外满刻一部藏文《尊胜咒》,是乾隆十八年(1753年)宫廷制作、乾隆皇帝敕令供于白塔塔刹内的重要塔藏品之一。此件银嘎乌奉砗磲白度母像在形式、风格和工艺上与白塔寺发现的嘎乌及佛像极其相似,足可与之媲美。2015年春季再次上拍,终以920万高价成交。

    明永乐 铜鎏金不动佛高23cm估价0成交价“大明永乐年施”款备注:欧洲藏家旧藏2012年春季拍卖会6月5日“大明·格古”专场

    整体造型端庄,形象生动,比例匀称,工艺精细,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局部特征,皆体现了明代永乐宫廷造像鲜明的艺术和工艺特点。特别是其品相十分完美,堪称明代宫廷造像上品之作。明代宫廷造像是明代永乐和宣德两朝宫廷御用监“佛作”制作的汉藏风格造像,主要赏赐给西藏上层僧侣,为朝廷推行的宗教笼络政策服务,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工艺和宗教价值。在现存的明代宫廷造像中,我们发现不同的造像题材有30余种,其中就有多尊阿閦佛像,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见证了明代汉藏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和深度的文化艺术交流、藏式佛像和宫廷艺术的极大成就,反映了明代中央政府对藏传佛教各教派和藏族人民的普遍尊崇,是藏传佛教各教派和藏族人民共同信奉的题材。

    明永乐 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高22.5cm估价0成交价“大明永乐年施”款备注:日本关西财阀家族旧藏2009年秋季拍卖11月23日“顶礼—儒、道、释与中国艺术”专场

    此像整体造型端庄,比例匀称,动态舒展,线条流畅,金色饱满悦目,富丽堂皇,红铜制作鎏金,表面略有自然的鎏金磨蚀痕迹,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工艺精致,细部处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品相一流,尽显皇家风范。代表了明代佛像的高水准,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是典型的明代永乐宫廷制作的标准佛像,与北京故宫藏明永乐铜鎏金释迦牟尼佛成道像造型、尺寸基本相同,终以851.2万元高价成交。

    明中期 铜鎏金莲花手观音像高75cm估价0成交价备注:日本藏家旧藏2009年春季拍卖会5月30日“古董珍玩日场”

    此铜尊像造型优美,比例匀称,表面鎏金,金水充足,制作精细,细部刻划富于表现力,所佩璎珞、所戴花冠等尤为华美,具有东北印度造像的特点,包浆厚重,应为明代中期之作。以180万起拍,终以677.6万,数倍高于底价成交。

    清乾隆 紫金铜无量寿佛造像高32cm估价成交价 “大清乾隆癸丑年敬造”款2007年春季拍卖会 6月2日“古董珍玩(一)”

    此无量寿佛戴五叶宝冠,捧长寿瓶,全跏跌坐,肌肤饱满,线条准确,背光和底座镀金沉厚明亮。背光的图案凸起,十分繁复,莲瓣肥厚,富有弹性,具有明显的清宫造办处造像的特点。莲台下沿有“大清乾隆癸丑年敬造”阴线双勾款。“癸丑年”即乾隆五十八年(1793),是为紫金配方定型后的作品之一。由于紫金铜佛造像作为清代宫廷珍贵的作品长期供奉在北京、承德或沈阳的皇家寺院中,鲜为人知。而能见于民间收藏者,凤毛麟角而已。此尊无量寿佛为罕见一例。此尊无量寿佛以10万起拍,终以385万的价格,数倍高于底价成交,创造了当年前国内拍卖市场金铜佛像拍卖的新纪录。

    详情咨询:王经理      w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