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对于制透水砖机械设备所生产的透水铺装都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1944 年美国就有应用透水性沥青混凝土的试验路段,这时透水地面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擦滑,提升安全性,以及降低路面噪音。透水性混凝土也被大量应用在广场,护坡等地.1992 年,日本颁布"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 ,正式将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在欧洲,透水型路面也被广泛应用.德国的路面很难看到积水,就是因为他们在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地段采用透水砖进行铺装,而居民区内步行道上会采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铺路.德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把全国城市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地面。
我国对透水铺装也早已有所研究和应用,近来年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突出, 相应的研究更加广泛, 已经包含了透水性混凝土, 透水沥青, 透水砖等多个领域, 其中透水砖也大面积应用在了 2008 年的奥运场馆区。
我国对制透水砖机械设备所生产的透水性铺装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已有 800 年历史的北海团城。北海团城内的铺装系统就是典型的透水型铺装系统,地面铺设的是干铺倒梯形青砖,雨水通过砖与砖之间形成的缝隙引入地下。青砖铺装表层下由支撑层,在机质层和黄沙层三部分组成.支撑层厚 10㎝,主要成分有谷壳,石灰等,这些成分能使 地表水快速渗透,透水透气性好;有机质层厚 10㎝,内部含有大量有机质, 包括贝壳,骨头,活性钙,兽血,有机酸等,其中含有大量的磷及各种微量元素, 历经数年,缓慢释放,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最下层为黄沙层,土壤透气性良好,能迅速降低树根附近的含水量,可避免积水.这种传统的透水结构在团城已经存在800年了,并且还在发挥作用,对于我们现代城市铺装的透水结构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