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之名最早记载见于《周礼·天官》:“炉之名始见于周礼冢宰之属,宫人寝室中共炉炭。”香炉造物肇始于春秋,香文化的发源地则是春秋时期的楚国,盖因 楚地多潮湿,在室内薰香可以除晦、防霉、杀菌。事实上,早期的薰炉只是一种高雅的生活器具和祭祀用具,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铜炉则是以取暖和烧烤食物为目的,以出香为目的的薰炉最早出现在汉代。香炉,是“香道”必备的器具,也是华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历代使用的香器包含博山炉、手炉、香斗、卧炉、香筒等不同形制的香炉,以及熏球、香插、香盘、香盒、香夹、香铲、香匙、香筒及香囊等配套器具,使用的质料主要包括铜、陶瓷、金银、竹木器、珐琅及玉石等。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形状上常见为方形或圆形,方形的香炉一般有四足;圆形的香炉,都有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放置。香炉,也是华人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唐代法门寺出土的银器中,也不乏香炉和香盒,工艺之精美,可谓登峰造极。无论炉身或炉盖都是錾刻、雕饰或镶嵌而成,至于造型之变幻,更有银鎏金炉盘承托的两层式香炉,或炉身附带宝子的香炉,因与礼佛有关,多采用莲花瓣样式,炉盖的顶部周围还饰有待放的莲蕾。 香兽,顾名思义是动物造型的各式香炉。燃香取味,是薰香的本意,但古人重观赏,所以香炉可以用金属或陶瓷等做成各种动物造型,使香燃于鸟兽腹内,香烟从鸟兽口中缕缕而出,情趣盎然。鸟兽造型多为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但燃烤香料的原理都是一样的。直至两宋时期,除博山式香炉和各种香兽仍在使用外,瓷质的各种香炉在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它们的器形相对较小,便于室内安放,更为士人青睐。由于两宋制瓷工艺的空前繁荣,香炉的烧制更有了极大的发展。明代宣德年间,以黄铜合金仿制宋代器形的香炉,谓之宣德炉,实际是以宋仿三代的彝、鬲、钵、盂造型铸出线条简洁而流畅的铜炉,成一时之风气。自明代宣德年间直至民国时期,仿造的宣德炉无计其数。 清代的香炉品类繁多,除器形仿古之外,在材质上更是门类众多,瓷质、铜质、玉质、法华彩、景泰蓝或掐丝珐琅等工艺的综合使用,使得香炉的制造又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
| 如有藏品需要鉴定/送拍/展览,请将藏品图片发送到邮箱:| @或:同时请标明您的姓名、电话。我们会在24小时内给|复。
|您也可以直接联系我:|联系手机:| 联系QQ号:
|古玩艺术品经纪人:肖总
|企业单位:杭州大汉国际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杭州萧山区建设一路东方世纪中心10楼(整层)。
|现在公司在杭州新开大型展厅,为藏品提供更好的交流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