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拥有高大威猛、霸气侧漏的外形,拥有稳重敦实、厚物载德的品质,很多朋友喜爱将之称为擎天柱。然而汽车人大头领恰是政府严查的重点,尤其是面临国V标准,还有即将实施的比国V标准更加严苛的京V柴油标准。擎天柱的难言之隐,柴油标准与车用尿素的故事,也是个司机朋友关注的焦点。 京V出台 国IV普及 SCR势在必行 近几年,国家经济发展迅猛,从污染到重视环境治理,引发了新一轮的环保行动。从国三到国五标准,对机动车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首先要求机动车的排放标准越来越苛刻,其次成品油的含硫量上限逐级降低。国IV标准相当于欧四标准,京V标准相当于欧V,但比国V标准更高。 对于重卡而言,采用了SCR技术可以满足国标准,而车用尿素则是安装SCR技术的重卡车辆必备的催化还原剂。车用尿素,是个略显羞涩的词语,自年初国IV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起,一度成为百度搜索的关键词。国IV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柴油重卡添加车用尿素的使用。如今,国内大部分地区刚开始普及实行国IV排放标准,福州车用尿素成为了重卡车主的讨论话题。 福州车用尿素批发 2015年新环保标准出台,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共同发布公告,要求自2015年6月1日起,申报北京环保目录的重型柴油车需满足第五阶段排放控制要求;公告还要求,自8月1日起不再受理不符合第五阶段标准车辆的注册登记手续。作为国内一线城市的代表,北京环保标准的提高,无疑是未来大城市参考借鉴的样本。国V标准的出现,对于加快全面普及国IV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重卡而言,车用尿素从热议上升到了安装议程。 福州汽车尿素价格 柴油发动机,基于其工作原理,比汽油机有更高的燃油效率,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耐久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客货车上。柴油车的HC、CO、CO2排放量比汽油车低;但是,柴油车排放的NOx(氮氧化物)和PM(颗粒物)远高于汽油车。柴油机内净化处理的同时辅助以尾气后处理技术来控制柴油机有害物质的排放成为柴油机未来的发展方向。 环保标准提高 尿素市场的价值蓝海 纵观国内外发动机技术发展历史,公交、环卫、邮政等部门使用的重型压燃式柴油机动车辆要达到国Ⅳ排放标准,升级发动机越发困难,全球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关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进行烟气脱硝后处理,而所用的还原剂主要为尿素溶液。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的原理为,用压缩空气将尿素溶液喷洒向热的发动机尾气,尿素溶液气化后产生氨气,氨气与尾气的NOx在SCR催化器中反应,转化为无害的水蒸汽和N2,同时吸收有害的烟气颗粒。从经济成本、环保节能的角度,SCR技术更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型柴油机节能减排的需求。
北京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排放来源,而重型柴油车又是重中之重。7月以来,我区开展专项行动严查柴油车尾气排放,一旦发现“冒黑烟”的车辆将立即停工整改。 7月22日下午2时30分,卷着股股热浪,区环保局机排站工作人员武轩和贾斌来到东风家园五区项目工地,对正在工作的重型机械和柴油车尾气排放进行抽查。 刚一进门,扬尘滚滚,几台大型设备正在马不停蹄得工作。踩着坑洼的路面一路前进,一辆行驶过来的重型叉车吸引了武轩的注意。“请您先停一下车,测测尾气。” 记者看到,该叉车约有2米来高,黄色的车体已经被泥浆包裹的认不出原貌。环顾一周,叉车的铭牌污浊不堪,排气管内部黑压压一片。 “把油门踩到底。”司机坐到驾驶座上,象征性的踩了一脚油门。站在排气管位置的贾斌猫着腰,一声轰鸣,黑烟喷到三、四米外,久久弥漫。在接下来的几次急速加油中,尾气排放均严重超标,趴在排气口的执法人员“一熏一脸黑”。 面对事实司机不再言语,武轩对其开具了限期治理通知书并做了现场笔录。“依据《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第九十三条规定,责令你们5日内将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治理,达标排放。” “重型柴油车就是我们常见的卡车、工程车等用柴油作为动力的大型车辆,这些车辆尾气不合格率要远远大于私家车。”武轩介绍,一辆重型柴油车正常排放的尾气是普通轿车的90倍,而超标车辆或黄标车辆的污染物排放量则更惊人,所以整治高污染重型柴油车十分必要。 目前路面上的柴油车基本都是重型柴油车,以公交、环卫、省际客运、大货车等为主角。与汽油轿车明显不同,这些车的共同特点是使用频率高、行驶里程长、排放污染重。 武轩介绍,我区7月就启动了建筑垃圾运输车和施工机械专项集中执法月行动。专项检查围绕“一个污染源头、两个检查重点,三项违法行为”开展工作,即看住出土工地源头,紧盯建筑垃圾运输车和施工机械,严查排放超标、故意闲置拆除车辆净化装置、扬尘治理不到位三项环境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已经与54家公司签订排放达标承诺书。 今年机动车汽车尾气以重型柴油车排放为重点监管对象,自今年3月份起,区环保局陆续组织开展了公交车、省际、旅游、外地大货车等专项执法检查,对促进重型柴油车监管起到了明显效果。 滨州汽车尿素 “柴油车尾气净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技术发明一等奖 “973”首席科学家、华东理工大学卢冠忠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历时8年,用科技成果在治理大气污染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柴油车尾气净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了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 环保部2013年机动车防治污染年报的数据显示,68.2%的氧化氮和几乎所有的颗粒物是由柴油车产生的。卢冠忠团队的科研项目共有多个发明点,对柴油车尾气展开了围追堵截。其中一个发明点是研发出了高性能催化剂。柴油车尾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CO、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催化净化是目前国内外用于柴油车尾气后处理的主流技术。卢冠忠介绍说,针对不同的污染物,他们发明了对应的高性能催化剂来各个击破——SCR瞄准氮氧化物,DOC主要对付CO和碳氢化合物,DPF和CDPF是催化型颗粒物捕集器,它们负责抓捕颗粒物。与普通的催化剂相比,卢冠忠团队发明的催化剂减少了钒的使用,不仅减少成本,还避免了二次污染。 另一个发明点是智能化诊断与整机匹配技术,它能保障柴油机车尾气处理系统稳定运行,且能在不同工况下自动调整,提高了尾气处理系统的兼容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研究团队与21家整车厂完成了“三高”试验和工信部整车公告,市场占有率超过50%;为北京、上海等42个大中城市的公交车配套,覆盖率达到85%。SCR催化剂已出口韩国,近3年新增销售额达1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