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分
一、判断题
1、高处作业高度是指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中的
平均值。 ( × )
2、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应有较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遇到异常情况时的应变处置
能力。 ( √ )
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高度越高,坠落者受伤程度越严重。 ( √ )
4、高处作业的分级有A类、B类两种分类方法。 ( √ )
5、高处作业的B类分级法只考虑作业高度。 ( × )
6、高处作业高度的大小与基础高度的大小无关。 ( × )
7、可能坠落范围半径的大小与基础高度有关。 ( √ )
8、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致使作业者无法维持正常姿势的作业条件是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之一。 ( √ )
9、人、设备、风、雪等是静荷载。 ( × )
10、从事故调查、统计来看,80%的坠落死亡事故发生于2~16 m。 ( √ )
11、杆件受压时的承载能力由强度来决定。 ( × )
12、在外力作用下,结构只要保持自己的形状不变就叫稳定。 ( × )
13、当外力增大到内力不能与之平衡时,物体就会被破坏。 ( √ )
14、动载荷的单位是N/m。 ( × )
15、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 ( √ )
16、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必须中专以上学历。 ( × )
17、当工作人员佩戴安全帽后,考虑到由于散热不良给佩戴者带来的不适,应在帽壳上设置通气孔。 ( √ )
18、登高架设作业属于特种作业。 ( √ )
19、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前,不需要参加安全培训。 ( × )
20、从事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