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用千言万语也说不清道不尽的视觉艺术。与西画相比,中国书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相似。而是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中国字画讲究“ 以形写神” ,追求的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对此阐述为“绝似又绝非像物者的真通”,中国书画是“表现”的艺术。
名画《九方皋》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书画早已不是达官贵人,皇亲国戚的专属标配,而是逐渐进入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书画爱好者投资、收藏。书画收藏俨然已成为新一代中青年追求时尚的表达方式。然而,对于中国书画,到底应该怎么看才算是行家- 书画用笔与用墨
中国书画从描绘的对象不同划分,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画。而用笔和用墨则是其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用笔讲究粗细、疾缓、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古人总结出了十八描的线条运用法,用墨讲究勾、皴、点、染互用,干、湿、浓、淡、黑合理调配。中国字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浓处精彩而不滞,淡处灵秀而不晦,浓中有淡,淡中有浓,浓又有最浓和次浓,淡又有稍淡和更淡,有灵活用笔的特色。
名画《群马》
以中国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骏马为例,他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犹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小,透视感较强,前伸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面。 字画作假怎么看
“辨真伪,明是非”是书画鉴别的首要目的。收藏者都希望收藏真品,但因眼力所限区别不了,所以有必要鉴别。书画造假由来已久,而鉴定则主要以“目鉴”为主,鉴别的经验越多,鉴定水平就越高。
首先看“用笔”
这是关键。从用笔的功力就可看出水平几何。几十年的艺术修为与几年艺术修为的功力是大不相同的,能从用笔中体现出来。鉴别中须将每一笔拆开,看其是否到位。
字迹
其次看“用墨” 看墨的层次,前笔和后笔能分开,该重则重,该淡则淡。而且有韵味,如同“余音绕梁三日”黑白分明,前后层次分明。
徐悲鸿游桂林漓江后作《漓江春雨》徐悲鸿游桂林漓江后作《漓江春雨》
第三看“用水”
水为笔墨之介绍,用之得法及凝于神如“泼水法”。中国画讲究笔法、墨法,其实还有水法,在创作中,水的表现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第四看“用色”
矿物质颜料,历史愈久越漂亮,不会褪色,而植物质颜料则会随时间而逐渐褪色。
作品《雄鸡高歌》
需要格外提一点的是,大师之作,一般都有明显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是很难造假的。以徐悲鸿为首的“徐派”书画既一脉相承,又各显独特之画风。因此如若对书画大师的作品风格有了细致的了解,便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收藏上 咨询(鉴定及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