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后,风成为春季的主气。风邪多从人体的皮毛而入,是六淫中主要的致病因素,常为寒、湿、燥、火热等邪病的先导,故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因此,春季里如果能有效地阻止风邪引发的风寒、风热和风燥,就能使机体免受旧病或新疾的侵扰。我国古代医辑千金方中记载:“春时宜食粥”。本文为读者三个粥方,如能常食之,定可起到防病和保健的作用。
-紫苏粥
原料紫苏叶6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沙锅内加入适量水,放入紫苏叶,煮沸1分钟,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另行烧水,加入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再加入紫苏叶液和红糖,搅匀即成。
功效:紫苏叶味辛,性温,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解郁化痰等功效,能扩张毛细血管,刺激汗液分泌而发汗,其浸液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紫苏叶与粳米同煮,有和胃、散寒、解表作用。地黄粥
原料鲜地黄,白蜜、粳米、酥油各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