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田黄石又称“石帝”,常言道一两田黄万两金。
田黄只是代称,因为田黄它也包括了田白、田红、田黑等。
这可能与我们中华民族是黄种人有关,也许与皇帝(龙袍也非黄不可,称黄龙袍)、个人对印石的喜好,或者与田黄在田石中数量最多有关。像黄金一样的颜色,似玉非玉,油脂光泽,更胜白玉。清初学人《观石录》称这种石头“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入手使人心荡。”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收藏大军,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国人受资本主义投资理念的影响,秉承物以稀为贵的原则,慢慢的由纯爱好收藏转变为投资与收藏并存,随着近年来世界金融市场的低迷以及国内房地产市场严重泡沫化,导致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关注到古玩收藏行业,结合国家提倡发展软文化势力,支持扶持发展文化产业,艺术品古玩收藏市场产生了空前繁荣。
以香港、澳门为首,国内北上广深为辅成为了艺术品行业新兴市场的重要核心,艺术网的统计,单以田黄为首的杂项类收藏品在2016年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成交额就达到了约6亿多元,其中价位是分别为:
、董沧门刻恭亲王龙凤田黄对章RMB
2、郭懋介(石卿)雕田黄石摆件“牧归”RMB
· 3、田黄石罗汉摆件RMB
4、清初田黄各式章(五方)RMB
田黄造假常用方法:
一:一般的田黄石造假是先采用寿山石磨成自然形状,然后经过染色处理,这样处理过的假田黄石既有艳丽的色彩,又有润滑的感觉,常人不易辨别。
二:用同类的地开石矿或其他地方与地开石较相像的石头来做假。这些石头在外观上与真的田黄石非常相像,一般让人很难辨别。所以在购买的时候,必须要小心应对那些颜色美丽的石头,在其美丽的外表下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假“灵魂”啊。
三:就是用好多小块的真田黄石,拼凑而成的一块看上去较为完整的田黄石。这种石头在外表上是看不出什么问题来的,但是,你如果仔细去研究其内在的纹理,就会发现,其丝、格、纹理的排列较乱,不是自然延续生成的。
四:用黄色石粉与环氧树脂等化学材料涂抹石面,制成假石皮,仿佛是带皮的“田黄”。但这种石头的石皮表面光泽异常,很容易有擦痕,刮下的粉沫呈黄色,皮质很干燥,缺少纹理。
五:用黄塑料假造的田黄石。造假的颜色极似黄金黄田黄石,仿田黄塑料无外皮,颜色较均匀,而真田黄石常见的外皮,颜色表里变幻,外浓内浅。真田黄石有萝卜纹、红筋。而仿田黄塑料品无萝卜纹、无红筋,通透均匀。塑料假造是一种技术含量较低的造假之法,只要仔细看,不难分辨。
六:用树脂造假的乌鸦皮田黄石。用黑色的树脂涂在石质相近的黄色的寿山石表层上,再做一下旧,一块乌鸦皮田黄石便走进了市场。田黄石可遇不可求,市面上卖的难见真品,如果你不贪小便宜,是不会上当的。
七:利用高科技技术在同等地质生成条件下,加入化学元素,快速催生成田黄石。据说这种制假的田黄石比真的还像真的,仅凭肉眼是很难分辨的。遇到此种情况,只要价格适宜,不妨把它当成一件艺术品去欣赏吧,何必较真呢。
八:就是用一种低档石头绿泥石经过染色来冒充田黄。由于绿泥石质地松软,染成黄色后,从外观上看,与真田黄颇为相似,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凭肉眼分辨。这种造假的“田黄”石比较常见。
造假田黄石的方法林林总总,层出不穷。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有待各位石友在实践摸索中去检验真金了。
小编文化大咖:冉先生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