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标本
定义: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关键词:特色不是小镇的形容词,而是小镇的关键词,是小镇的核心元素。
面积:3-5平方公里(亩)
核心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1500亩)
总投资额:3年30亿元到50亿元
运行:各方参与者联合成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统筹特色小镇的重要机构。
产业方向:发展国家政策扶持的七大产业和十大历史经典产业
发展使命:特色小镇是区域经济的发动机,是转型升级的试验田。示范小镇可以从市级开始,升级到省级、、,特色小镇要有领跑者,为建成一批高质量特色小镇树好典型、做好榜样,带动其他小镇比学赶超。
金兰主要经营范围有: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上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招投标书等。
工程咨询单位甲级、乙级、丙级资质专业:建筑(房地产)、建筑材料、化工、生物、有色冶金、轻工、农业、纺织、钢铁、机械、电子、市政工程、电力等。
温馨提示:如果您想咨询相关业务,赶紧拿起电话拨打下面的电话吧,我们随时欢迎您的咨询。
咨询师:王老师
咨询电话:
固定电话:
QQ: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等多种模式
交付时间:5-7个工作日(特殊情况按工作量计算)
经营范围:工程咨询、投标咨询、规划设计、企业策划、广告策划。
金兰服务承诺;
每一份报告都由编写专业团队负责编制;
每一份报告都必须要由相应数据说话,有见地、有依据;
每一份报告都必须经过初稿、校正稿、样稿、定稿四道程序完成,层层把关;
每一份报告必须满足客户的需求,服务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特色小镇成功创建指南
1、服务政府
特色小镇是一个社会共生有机体,离不开开明、服务型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导不越位,这是成功的母体。
特色小镇是探索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什么是供给侧改革?就是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包括制度供给、要素供给、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特色小镇,在小空间里融合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构筑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产业创业创新生态圈,能集聚各类高端要素,诞生各种创新因子,孵化出新产业业态,将是新常态下创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效率、创新制度供给的全新空间。
2、投资主体
特色小镇需要一个核心投资主体,可以是村镇股份制企业、可以是当地龙头企业、可以是外来投资企业。
特色小镇建设得如何,不在于政府给帽子、给政策,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有动力、市场是否有热情。如果只是靠政策、靠资源,缺乏市场基础,肯定干不久,不可持续。
因此,特色小镇建设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而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
3、核心特色
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要“一镇一业”、“一镇一特”。突出“特而强”。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做到不重复、不雷同,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特”,是指每个特色小镇都要锁定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产业,以及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来建设,而不是“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是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强”,是指要每个小镇要紧扣产业升级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3年投入30亿元到50亿元,引进行业领军型团队、成长型企业,以及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到小镇来创业创新,培育行业“单打冠军”,构筑产业创新高地,成为新经济的增长点。
坚持特色为王,突出特色亮点、强化高端引领,这个“特”体现在产业特色、生态特色、人文特色、功能特色等多个方面。
要彰显产业特色。
产业特色是小镇特色亮点的重中之重。小镇建设不能“百镇一面”。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小镇只有1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产业过于分散,肯定形成不了特色。在打造产业特色过程中,要着眼长远,聚焦前沿技术、新兴业态、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突出科技含量、高新技术的比重、高端制造业的高端水平上。
如高端装备制造业小镇,要把新材料、新能源、机器人、智能装备、航空航天等作为重点;健康小镇,要把生物医药、大型建设医疗设备领域等作为重点;环保小镇,要把能源环保作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引领转型升级上作出示范。
要彰显生态特色。
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坚守生态良好底线,根据地形地貌和生态条件做好整体规划、形象设计,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都应当“一镇一风格”,充分体现“小镇味道”。
特别要重视生产和生态融合发展,做到特色小镇生态特色与产业特色、当地自然风貌相协调,打造的生态特色与小镇周边有显著区别。切不能发展了小镇经济,破坏了小镇环境。
可实行“嵌入式开发”,借鉴乌镇等模式,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建设有地方特色和优良生态的风情小镇。
要彰显人文特色。
文化特色是软实力,也是产业发展最终的生命力。每个特色小镇都要汇聚人文资源,形**文标识。特别是要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全过程,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培育创新文化、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特的山水文化,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区域特色文化。
案例:x有限公司
经核查,你单位申请备案的年产6000吨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接触网、道岔、扣配件、预埋件生产项目,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第二十三款铁路,第8条铁路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接触网、道岔、扣配件,准予备案。备案内容如下:
一、建设地点:卫辉市柳庄乡乡政府南200米
二、建设主要内容:年产6000吨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接触网、道岔、扣配件、预埋件,该项目主要从事高速铁路接触网、扣配件、预埋件的生产和销售,项目位于卫辉市柳庄乡乡政府南200米,总占地面积264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生产工艺流程:钢板—放样、切割—冲孔—校正—组装—焊接—渗锌—喷漆—检测—成品。主要设备:螺柱焊机、固定式焊接操作机、龙门式数控切割机、数控冲床。
三、建设起止年限:2017年05月 至 2018年05月
四、总 投 资:3000万元 ,其中: 企业自筹3000万元, 国内银行贷款0万元, 其它资金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