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婴戏图的另一突破是将儿童定型为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中国传统观念上,婴孩是家庭幸福快乐的泉源,所以当宋代婴戏图独当一面之后,婴戏图不单具有观赏价值,画中的小孩更被赋以不同的吉祥含意。例如苏焯〈端阳婴戏图〉,画中婴孩手执石榴,有多子之意。元代《农书》记,石榴又名“若榴”、“丹若”,西汉(前206-8)张骞出使西域把石榴带入中国,称之“安石榴”。榴实有两种,一种红如玛麫,一白如水晶。石榴榴房比他果多子,北齐高延宗纳妃,妃母宋氏送石榴,取其房中多子意。
宋代婴戏图蕴含吉祥的寓意,象征圆满幸福的“百子图”迎运而生,如苏汉臣〈长春百子图〉、佚名的〈百子戏春图〉(下图)。两者画面丰满,绘画小孩玩各种游戏,充满热闹的气氛。虽名为“百子”,但并非真正绘画了一百个孩子,只是以“百”为“多”的意思,寓意“多子”。“百子”构图后来成为明清年画常见的一种形式,婴孩活泼圆润的造型,构成年画中体形丰满、健康活泼的娃娃形象,寓意“多子”的〈百子图〉更成为了年画不可或缺的一种题材。
宋代是婴戏图发展的全盛时期,不但取材多样化,而且描绘技巧高超。有的采用鲜艳颜色以衬托婴孩游玩时的愉快心情,营造热闹快乐的气氛;有的利用简洁的线描,刻划平民的市井风情。市井之民虽生于低下阶层,物质生活不甚丰富,但小孩的天真、贪吃贪玩的性情仍溢于纸上。在婴孩的形体构图方面,孩子面貌及身形比例准确,不再是“身小而貌壮”或“妇人之貌”。而且画家每每绘画小孩穿上轻纱薄衣,使观者能通过薄衣透视小孩丰满圆润的身段。婴孩面部表情亦十分丰富,喜怒哀乐活灵活现。宋代婴戏图的兴盛和成功,奠定了婴戏图的基础,亦创新了不少题材,使后世仿效之作甚多。
婴戏图绝非纯为“儿戏”,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写实的照片未出现以前,我们只能靠文字去想像古人之面貌和活动。然而文字的描写并不足以把古人的生活具体地表达出来,唯有绘成图画才能使当代人看到、感受到他们实质形态。宋代婴戏图的创新、突破不但为中国绘画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更为中国儿童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成为一种佐证,对比文字的记述,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古时儿童的生活状况。
报价:面议
地址:重庆,南岸,重庆市南岸区玖玺国际7-19-1
公司:重庆鸿贯拍卖有限公司
手机:13417337156
微信:l18025426121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