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34年银币卷三远四和卷三高脚四之间的异同还是颇为疑惑,这两者的差别其实还是很大的。北洋34年银币卷三远四是早期四大艺术字之一,收藏价值和艺术魅力都较高;北洋34年银币卷三高脚四则是后期卷三艺术字,存世量相对多一些,多数品都不太好。
大清铜币拍卖信息如下:
拍品名称 成交价(万元) 拍卖日期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一分试铸.2万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五厘试铸万21
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五厘试铸万22
1909年己酉大清铜币中万20
大清铜币背双花二文试铸万04
宣统三年大清铜币十文三十万5
1910年宣统年造大清铜万5
清代江南甲辰大清铜币十文万0
北洋的银元发展历程映衬着中国晚清货币政策的进与退,每一次断档也刻录着一次历史的颠簸。了解造币史和造币厂的变迁过程,不仅可以理解银元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会对不同时期银元的种类,成色,龙纹特征,齿边特征等方面提高认知。
1899年4月,清政府想收回铸币权,后来经荣禄的极力保留,6月份,清政府又准许北洋机器局继续铸造银元,但是,至此以后北洋铸造银元总局,所铸造的银元,改为北洋造。 有25年,26年,29年,31年,33年,34年版数种。而此件北洋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品相完好,包浆厚重,背后龙纹清晰可见,怒目圆睁,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同治九年的时候,李鸿章接办,该局历经多次扩建,到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鸿章从天津机器局东局内,分出一部分机器设备,成立了天津机器局下属的"天津机器铸造钱局"。次年从英国格林活铁厂购入造一文铜钱机器10架,从日本购铜,开始鼓铸制钱,目的是为了缓解钱荒,但由于铸造成本太高,铜价又不断上涨,亏损累累以至停工。
藏品征集免费鉴定:(张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