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窑,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耀州窑始于唐代,当时烧黑、白、青瓷,五代延续烧制,考古发掘显示烧制质量高级的青釉秘瓷和青白釉瓷器。宋代青瓷得到较大发展,北宋末为鼎盛期,金元为衰败期。北方这样一个重要的瓷器窑场,从北宋早期开始到民国晚期,历史上有诸多记载。为了更加系统的论证,笔者在搜集史料过程中顺便把耀州窑相关记载做一整理,以供学者和藏家参考引用。
宋代耀州窑青釉瓷釉色显青翠,釉质细润,但施釉一般较薄,且釉色深浅多变,但不论深浅,一概都是在青中闪现黄色。而且是年代越晚,闪黄越明显,到元代以后,几乎成了黄釉器。在放大镜下,可见到器物的沟壑处气泡大小不一,而且显得很通透疏朗。耀州窑瓷在宋代中期以后,一般在胎釉间不施化妆土,因此,在胎内含铁量较高的作用下,整个釉面呈现青中透黄的色调,有的则是在青中微显出淡红的色调。这是耀州窑青瓷器的一种主色调。仿品釉面青黄发亮,光泽度过强,有“贼光”,釉面过于透明,却缺乏细腻温润之感。釉色常是偏绿或偏黄。很多贩卖赝品常在器物上挂泥浆和油污作旧,遇到这种情况,须小心鉴别。
耀州窑瓷的器物一般都制作规正、精巧。多见为日用品,像盘、碗、杯、碟、洗、壸等,少见瓶、罐。其装饰纹样主要有莲花、缠枝花卉、鱼水纹、婴戏图和犀牛望月等。耀州窑装饰方法主要有刻划、模印和堆塑等几种。以刻划、模印为多见,尤以其刻花器闻名于世。耀州窑的刻花器系用刀子或竹签之类的工具在瓷胎上刻划而成。当时运用的刀法系宋时流行的“一面坡”的刻法。这种刻法,刀法流利,斜坡切入很深,线条刚劲有力又灵动自如,从侧面看能显凹凸感,但斜面又非常光滑流利。
想要鉴定、评估、出手、拍卖、竞拍、购买、洽购、交流、交易、委托、投资、设计方案,请联系谷生: +
回顾2011、2012两年,宋代耀州窑瓷器拍卖中过亿成交的“天价瓷器”屡有所闻,而2014年的拍卖成绩看起来好像没那么亮眼——与2011、2012两年相比,国内各大拍行2014年每一场拍卖的成交额均下降了30%到40%,“过亿天价”似乎也很少。这是否说明古陶瓷收藏市场也开始不景气了呢?楼钢认为,恰恰相反,这一信号正说明收藏市场正在重新整合,未来表现会越来越理智。
以下是近几年耀州窑瓷器的拍卖记录:
LOT号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 拍卖日期 拍卖公司
3419 金 耀州窑刻花梅瓶 450.00-550.00万 507.40万 保利香港
0360 宋 耀州窑刻花纹反口大梅 380.00-380.00万 448.50万 澳门中信
0109 耀州窑剃花斗笠碗 350.00-700.00万 350.00万 荣盛国际
0106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牡丹花 20.00-30.00万 304.00万 邦瀚斯
3074 宋 耀州窑剔花花卉纹洗口 188.00-376.00万 286.00万 奥斯汀
1833 五代 耀州窑 莲瓣花口大 120.00-150.00万 229.00万 宝港国际
耀州窑虽为民间的窑场,但身份颇不一般。它在五代时期生产了一批带有“官”字款的青瓷玉环底大碗,应该是为宫廷烧制的“贡瓷”。因此,有专家坚信五代时期的黄堡镇窑址就是传说中的五代名窑——“柴窑”的所在地。柴窑窑址迄今尚未发现,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五代耀州窑烧制的“贡瓷”也为我们揭开“柴窑”的神秘面纱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徐卯盈说这是最近的事,因为他在业内人缘好,收集标本多,一些外地的朋友也常来请他去掌眼。一日,徐卯盈应朋友之邀驱车前往外地寻宝。走了好几个县,都没有看见什么上眼的东西。天渐渐变黑,正当他们心灰意冷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县城古玩店的老板打来电话,请他们回去再看看另一家的藏品,他们已经离开,犹豫不决是否还要回去
To identify, evaluate, sell, auction, bidding and purchasing, bidding, exchange, trading, to entrust, investment, design, please contact Mr gu:
想要鉴定、评估、出手、拍卖、竞拍、购买、洽购、交流、交易、委托、投资、设计方案,请联系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