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李斯列传》载李斯谏秦始皇书曰:“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愉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前,陕西秦筝就广泛流传在宫廷和民间。但在其流传的过程中曾一度在历史中失传。现在流传的陕西筝曲都是从当地的民间音乐中提取营养而发展成熟的。
这些年来,在“秦筝归秦”的学术思想指导下,陕西的专业筝人根据地方戏曲秦腔、郿鄠、碗碗腔及型器乐演奏形式西安鼓乐,以及民歌、说唱形式道情、榆林小曲等乐种进行挖掘、整理、改编,创作了大量的陕西筝曲。
陕西筝曲的技术是通过长期的对外派筝曲的学习、继承、借鉴并根据陕西地方音乐风格表现的特点,采诸派筝技法之所长,形成了诸如左手大指压按弦,右手大指大关节长摇等陕西筝曲独特的演奏技法。陕西筝曲中既有秦腔音乐那大起大落、激昂康慨“英雄曲”之悲壮气势;又有碗碗腔音乐那如泣如诉、细语缠绵、委婉酸楚的“凄凉调”;还有那与僧庙道观有关的脱俗出世、虚无飘渺的“五云登空”,“大佛登殿”、“游月宫”等鼓动乐仙曲。陕西筝所涉及的戏种、乐种繁多复杂,有着丰富的音乐形态和多种多样的风格色彩。
交大校区地址:交大路2号加州印象一栋一单元609号
联系电话: (彭老师)QQ;
公交:3路 17路 48A路 48路 56A路 56路 75路 93路 101路 105路 10路 108路 119路 168路 244路 512路到交大路站下车即到
双楠校区地址:双楠小区龙门巷50龙门公寓2栋5单元4号(人人乐斜对面)
公交:100路111路222路802路805路809路1034路双楠小区下
联系电话: (邓老师)
QQ: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