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崇宁通宝”大系,其中含铁母类二十五种、铜母类二十五种、珍稀及出谱版式百余种,共计各类不同版式三百余种,上美品至极美品 御笔亲书,开创典范 宋徽宗时期昏庸无道,时局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政府为了筹集大量的军费,不断加大铸钱来平衡经济,造成钱币泛滥。被世人公认为中国铸币史上的四个高峰期之一。 赵佶在位25年,他御笔亲书铸造过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宣和通宝等钱币,各个版式精美异常,珍品很多,无一伦比,可与历代母钱相抗衡,给后人留下了巨额的物质财富----御书钱。从币材工艺来看:铜质细腻、铸造工艺上乘、钱文紧凑大方、版别多样、合金配比均达到了巅峰。从艺术角度来看:铸造精美,以崇宁钱为上,大观钱次之。从钱币布局来看:崇宁、大观钱文书法清秀骨瘦,铁划银钩,字体结构疏朗,笔笔挺劲犀利,划划轻落重收,竖划收笔带点。“北宋天子出崇观,铁画银勾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小,任凭顽铁买汪山!”诗中传述的就是北宋徽宗传神的“瘦金体”。宋徽宗因铸钱精绝,而于王莽并称“钱法二圣”,荣为宋代第一人。 崇宁是中国历史上堪称艺术造诣很高的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个年号,距离他即位的第一个年号建中靖国仅一年时间。崇宁即崇尚熙宁国策之意,“奉神考初行之志,绎绍圣申讲之文;慨念熙宁之盛际,闢開端揆之宏基。”(《宋大诏令集》卷五十八)徽宗在政治上延续神宗熙宁之策的同时,在文化艺术上则开创新气,建立书院画院、研究博古鉴藏、讲修五礼新仪、兴办学校道观,意图以文致太平。 徽宗赵佶在书画艺术领域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他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具有考究价值的莫过于由他创造的“瘦金体”。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学者何炎泉先生在其著作《中国书法中的瘦金书》一文中谈到:“北宋皇室在宋太宗对二王书风的提倡下,出现了宋徽宗的瘦金书。带着独特个性的瘦金书,虽属于北宋的尚意书风,却存在一个明显的特色,就是它的书写法度。这部分虽与唐人重法度的概念契合,但与唐人将法度隐藏在笔画线条背后的做法不同,徽宗直接将书写法度展现给观者,完全不藉借任何文字说明,较唐人立论保存笔法的方式有跨进一步。瘦金书特有的笔法特征,带着强烈的教育功能,可以提供观者一套基本的书写方法,即使是在碑刻过程中有些微的不足,也都还能完整的呈现给观者。从书学开始,宋徽宗便开始了系统的将书法的书写法度推及天下的工作:做御制碑帖诏郡县皆刻于学;广建神宵玉清宫,并御制御书,以碑本遍赐各宫摹勒立石。如此一来,全国各地从学子到一般百姓,都可以接触到书法艺术所提供的笔法讯息。通过种种施政举措,徽宗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和推行他的文化理想。 后来,宋徽宗做了一件一举两得也是很绝很彻底的事情:以御书铸制钱币,令流通传播于天下。” 崇宁通宝的钱文系宋徽宗御笔亲书。徽宗通过日常使用的货币来推行他“天骨遒美,逸超霭然”的瘦金书。以金属铸成的钱币,较之纸绢,更易流传与保存,并且较之文院学校体系中流传的碑帖,钱币上的文字更易随时与民众接触。 钱纲验样,铸国之信 崇宁二年二月起,崇宁朝从陕西起在全国铸行过一段时期的崇宁重宝折十钱(以一当十行用之意)。但是因为钱法(铸造发行钱币之章法)不统一,盗铸私铸风行,造成了大范围的货币混乱。为扭转这一局面,重整钱法,崇宁四年(1105年),宋廷颁布了旨在严格铸钱生产标准,保证钱币铸造质量的“钱纲验样法”:“癸酉,诏颁御书当十崇宁钱样于诸路”(《皇宋十朝纲要》卷一六)。《宋史·食货志》记载:“四年,立钱纲验样法。崇宁监以所铸御书当十钱来上,缗用铜九斤七两有奇,铅半之,锡居三之一。诏颁其式于诸路,令赤仄乌背,书画分明。” 至此,集书法艺术和铸造艺术于一身的崇宁通宝隆重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崇宁通宝之所以能完美的展现宋徽宗高超的艺术水平,与徽宗一朝登峰造极的铸铜水平息息相关。以崇宁通宝铜母钱为例,崇宁通宝铜母钱能够做到不需修整任何字口,铸造精度能直接达到母钱甚至原母钱的水准,这种技术能力即使七百年后的清代母钱也难以做到,时至今日依然匪夷所思。 时至今日,宋徽宗御笔书法已为国之至宝,一纸难求。崇宁通宝作为徽宗瘦金体书法艺术真实到代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已越来越为收藏界所关注和重视。 首次对崇宁铁母钱进行归类划分: 铁母钱即铸造铁钱时使用的母钱,一般为铜质。宋代铸行铁钱的主要有三个地区,一为四川路铁钱,四川地区五代以来就有行用铁钱的历史,一直延续至宋代;二为陕西路铁钱;三为河东路铁钱。后两个地区铸行铁钱是因为在陕西和河东地区分别与西夏和辽进行军事对峙,从而形成特殊货币区,铸行铁钱以备戍边之用。铁母钱因为数量稀少而显得奇特而珍贵,历来被藏家所珍视。崇宁通宝铁母钱的文字富于变化,品种丰富,但是因为存量稀少,藏家学者历来对其研究甚少。《崇宁通宝分类谱》中载有崇宁通宝铁母12种,其中四种基本重复;《北宋铜钱》仅载有崇宁通宝铁母7种;《两宋铁钱》上所有的铁钱品种(含同类重复品种)也不过25种。 首次系统展现崇宁通宝的母钱体系: 崇宁通宝以铸造工艺著称,崇宁通宝母钱的铸造工艺更是出类拔萃,远胜其他北宋铜质母钱,历来为藏家所关注。崇宁通宝大钱铸造非常精美,很多普通的行用钱,其精美度之高完全可以当母钱使用,甚至比其他年号的母钱还要精整,如果没有足够的研究,很容易将普通品种和母钱混淆。 实物种类超越了目前已知的图谱资料: 崇宁通宝钱的版别研究从很早就开始了,日本古钱学家今井贞吉先生(1981~1903年)于明治三十二年(公元1899年)编著出版的《古泉大全》中就已经开始总结介绍崇宁通宝的版别。对比目前已知的所有崇宁通宝研究成果,在很详尽的三部资料中,《古泉大全》录崇宁通宝77种,《崇宁通宝分类谱》中去除重复及赝品部分一共是190种,《北宋铜钱》收录300种,但是其中包含大量过于细分的小版别。
联系人 :李顾问 (市场部)
联系电话:
: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卓越城2期B栋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