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郑州权威心理咨询之为什么保姆频繁虐待儿童

  • 发布时间:2017-06-26 11:34:10
    报价:面议
    地址:湖南,长沙,长沙市天心区书院南路东怡外国B栋2005室
    公司:北京德道幸福生活心理医学研究院
    手机:13283878570
    电话:0731-82046146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德道幸福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是最贴心的心理咨询平台,称得上是心理咨询方面的超市,任何心理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经济拮据,找公益咨询师,做免费在线心理咨询;怕咨询无效白花冤枉钱,找不满意退款咨询师;若想简单省事,找咨询师;若有特殊需要,找专属咨询师;若想发展企业,找企业EAP咨询师;若想提升自己,找心理课程讲师。

    一直备受主人优待的保姆,暗地里是个嗜赌成性的暴徒。为了偿还赌债,她三番五次盗窃,还利用他们的善良,试图骗取钱财。主人的宽厚与原谅并没有让她有一丝感恩和悔改之意,最后她竟然铤而走险放了一把火将豪宅付之一炬,以期“戴罪立功”。

    所谓“戴罪立功”就是在女雇主和孩子们还未起床时,用书页点燃沙发,等火势扩大再由自己救火立功。显然,以她一年来对女雇主“善良”“宽容”性格的了解,肯定能赢回好感,既往不咎......可是在火势控制不住时她却只顾自保,留下母子四人葬身火海。

    实属骇人听闻!一个典型的没有信仰继而对生命没有敬畏的例子。

    人人心里都有愿望,有人希望富有,有人渴望权力。如果将愿望比作种子,那么信仰就是阳光。有信仰的人既会得益于信仰的力量,又会将信仰作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绳。而没有信仰的人,要么眼睁睁看着愿望死去,要么穷凶极恶的去将愿望完成。

    这个保姆有着向往金钱的愿望,却没有“信仰”这一阳光给她正确的力量,内心阴暗的她只能沦为赌桌和金钱的奴隶。脱离了信仰支持的追求,是可悲的,是不幸福的额,甚至会给不相干的人造成莫大的伤害。

    形状分割线

    信仰的力量

    关于信仰,最近热门的一部文艺片《冈仁波齐》将这个词诠释的很透彻。

    电影里的故事发生在藏历马年,在藏传佛教里,马年是释迦牟尼降生和成道的年份,也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相传在这一年里,诸神都会聚集到冈仁波齐,平时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就可洗尽一生罪孽﹔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

    藏民们对此笃信不疑。

    芒康县普拉村的一位老人是第一位动念的人,他为了却自己毕生未完的转山愿望要出发去拉萨,而男主角是为了满足老人的愿望,屠夫为了洗刷杀生的罪恶感,孕妇和孩子则只是因为好奇……大家集体跟随,一支由11人组成的朝圣队伍就形成了。

    两千多公里路,一辆拖拉机,11个人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用身体完成了这次转山之旅。过程中走过四季,与各种恶劣天气交锋。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这一年的路途中,历经了生死,孕妇产下健康的男婴,老人到达山脚下得以安息。

    男孩被视为是世界上最幸运的男婴,因为产自朝圣之路。而老人能在拉萨安息,被天葬仍被视为是归宿,这些都是基于信仰的解读。

    信仰和幸福的关联

    从古至今,幸福这个词对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不陌生。我们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无不是朝着幸福的方向在前进。

    然而,幸福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就有了千差万别的人生目标。现代都市人眼中,金钱地位或是一段悠长的不被打扰的假期,就是幸福的普遍定义。

    有社会学家称,如果将金钱和地位视为信仰,那就必然会与焦虑和不安伴随一生。因为一旦拥有就会狂喜,一旦失去就会大悲,然而,大喜大悲这样极端的情绪,都背离了幸福的真正含义。

    在心理学研究里,幸福和外在物质无关,它只是一种内心充裕的感受。住在豪华别墅里的人,和住在深山老林里的人,只要当下的内心状态是宁静而且满足的,就是一样的幸福。

    藏民们几步一拜,用肉身匍匐着前往圣地,局外人看来过程实在艰辛,但从他们平静的表情里看出,他们仍然是很幸福的。而信仰带给他们的,除了这样平静的状态,还有极其亲密的人际关系。

    当多个人的力量向一处集中时,这股力量就超越了一加一等于二的分量。朝圣者更加,若不是大集体的一致虔诚在互为影响,光一个人在冰冷荒寂的公路上,即要对抗大雨雪灾的危险,又要随时预防疾驰而过的汽车碾压,再怎样虔诚的心,也会被恐惧和孤独给分散。

    形状分割线

    找到精神依托

    信仰并非只有宗教一种形式

    很多人看了冈仁波齐这部影片,表示既震撼又无奈。

    震撼在于见识到了信仰的力量,帮助人超越生死和贫穷,达到无恐惧,无挂碍的内心状态。

    无奈的是,在都市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周围没有这样的群体来互相支撑和依托,个人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信仰的力量,过幸福的生活。

    这里涉及到一个很大的认知误区,就是将信仰等同于宗教。其实信仰虽然起源于佛教文化,但它不仅仅代表佛教等宗教。

    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信仰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英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说“一个人的哲学信念,就是一个人借以生活的见解,或者是他生活的信仰。它可以是一个宗教,一种事物,或者一种生存形式。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