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郑州专业心理咨询之为什么妻子总在抱怨

  • 发布时间:2017-07-03 10:29:29
    报价:面议
    地址:湖南,长沙,长沙市天心区书院南路东怡外国B栋2005室
    公司:北京德道幸福生活心理医学研究院
    手机:13283878570
    电话:0731-82046146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德道幸福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是最贴心的心理咨询平台,称得上是心理咨询方面的超市,任何心理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经济拮据,找公益咨询师,做免费在线心理咨询;怕咨询无效白花冤枉钱,找不满意退款咨询师;若想简单省事,找咨询师;若有特殊需要,找专属咨询师;若想发展企业,找企业EAP咨询师;若想提升自己,找心理课程讲师。

    你有过在情感中被忽视的体验吗?那个人明明就在身边,却总是遥不可及;明明只要一回头就能撞个满怀,他却总也看不见。情感忽视让所有的爱都像投入了深海,了无回音。到底该怎样拯救你,感情里的透明人?

    情感世界两大谜:

    1.女人怎么总有那么多需要?

    2.男人到底在想什么?

    男人说:“你知道吗,我回家最想的是静静。”女人问:“静静是谁?你又在勾搭谁?”

    所有的不爱,都从忽略对方的存在开始。

    曾有个帖子,说一个女明星嫁给一个富翁,生了孩子以后,老公每月给她11万的生活费,但是基本不回家。很多女人都羡慕——能住豪宅,领这么高的工资,还不用工作,那要老公干啥啊,同样都是守寡式婚姻,我们连11万都没有呢。

    好心酸。男人最想要的,就是内心的宁静;女人最想要的,是心中的踏实。

    但是当男人沉默的时候,女人认为他已经不爱了;当女人敞开心扉时,男人认为她只是一味索取。

    一段情感的转折,就在于,你在关系中是越来越主动,还是越来越被动,往往在蜜月期,我们都是主动的,而在危机时刻,彼此都成了被动的受害者。

    让人们最痛苦的,莫过于对你“存在感”的伤害。

    我们每个人活着,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主动”地活着,另一种是“被动”地活着。

    主动和被动的区别,就在于你有没有存在感。

    如果一只猫看到镜中的影子,它会非常警惕,因为它没有“自我意识”。

    而人VS动物VS植物VS无机物,区别就在于“我知道我在活着”。

    你是碎片,还是一个人?

    这么说是不是有些晦涩?

    举个例子吧。

    《24重人格》这本书是一个多重人格患者的自传,传主是卡梅伦·韦斯特,是一位30多岁的成功的商人,婚姻幸福,孩子可爱。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我”不是“我”!

    “我究竟怎么了?我仿佛被恶魔缠住了,我在镜子面前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嘴巴里却发出别人的声音。”

    这个“声音”是戴维发出来的,戴维是第一个出现在卡梅伦生命中的分身,是他24个分身中的一个,他们的性格、习性、记忆都各不相同。

    然后他发现自己有24重人格——24个不同的自己,当这些“分身”上身的时候,他完全忘记了之前的身份,可以按照完全不同的人格角色去生活。

    有人会问,这个人格分裂的人是怎么回事呢?

    我想给大家呈现一下:当一个人的存在感遭到最严重伤害的时候,会是什么状况?

    每个人都有多重人格,就像是一个屋子里有不同的房间,客厅负责会客,卧房负责休息,厨房里做饭。同理,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部分,比如在学校是一副老实样子,回家就是窝里横;在老板面前是孙子,在老婆面前是大爷……

    那么我们和人格分裂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人格分裂者房间的门都是锁死的,甚至彼此是看不见的。

    而正常人是知道自己有不同部分的,我们不是一个个碎片,而是一个连续体,就比如我知道我在家里是窝里横,到了工作场合就秒变好好先生。

    那么人格分裂者为什么要彻底封死彼此房间的联系,不是作为一个整体活着,而是一个碎片化的存在呢?

    那是因为如果我想整体地活着,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就像本书主人公,小时候酗酒父亲每天都往死里打他。他不敢反抗,更不会反抗,如果要面对无休止地伤害,只有永久地封闭掉他作为小孩子的感觉:生活在别处——当父亲的拳头揍在他身上的时候,他没有任何感觉,仅靠关闭感觉而保存了灵魂。

    这种解离状态时间久了,就变成了一个个“碎片化的存在”。

    其实这种“碎片化”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只不过,人格分裂是一个极端而已。

    因为“情感内存”不足。

    很多时候,人生的起伏,命运的成败就要看你的精神存粮,它真正决定了你的人生可以走多远,幸福的品质有多高。

    每个情感内存不足的人,都有这4个特点:

    1、受挫感:

    很多人都告诉过我,他们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我哭的时候,我的父母总是嘲笑我:你就是太敏感了,至于吗?

    有一次过马路,我下意识地拉了妈妈的手,妈妈本能地把我的手甩开了。

    当我拿着奖状跑回家,兴奋地给爸爸看的时候,他却看着电视,不耐烦地甩手说:好了,好了,知道了,恭喜你……

    我生孩子的时候,老公却要和我离婚,我鼓足勇气让妈妈陪陪我,可是她却说要在家照顾生意,电话里传来打麻将的声音……

    当你的情感不被接受,不被承认,被曲解误会,被忽略,被拒绝……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受挫感,它会让你产生一种“三无”的三观——如果我提出需求,就一定会被拒绝。

    我的被拒绝感不是来自家里,而是来自当年转学到北京以后,因为学习差而被同学孤立的经验。

    我深深地记得同学们一起玩,我想要加入,而被拒绝的痛苦。

    如果你撞了一万次墙以后,忽然有人告诉你,你只要念个口诀就可以穿墙而过。你信吗?

    除非你的头被撞傻了,所有人的反应都是:放狗屁!

    因为我绝对不想生活在那种一次次产生希望,又失望的痛苦中了,所以想到要复读,过去的那些失败经验就像放映电影一样覆盖了我。

    2、自我怀疑:

    当你被挫败伤害太多的时候,你就开始对自己产生怀疑:

    我是不是根本就不值得被爱,被在乎?

    是不是我真的太敏感了?是不是我真的太苛责我的父母了?

    我有这些感觉,也许是我有病?

    当我们对自己的感觉产生怀疑的时候,当我们开始质疑自己价值的时候,这就说明:我们存在的根基在动摇。

    有些人怀疑自己的感觉,有些人怀疑自己的能力。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失去了标准,因为坚持自己的代价,实在太痛苦。

    3、有毒的羞耻感:

    有个男人跟我说:“很多女人都骂男人,可是你知道,下辈子我宁可做女人也不想做男人。因为在公司里,所有员工要靠你;在家族里,所有人都会来找你借钱;在家里,睁开眼就是妻子的抱怨,说我不够投入……所有人都靠着我,我能靠谁呢?”

    我说,“你为什么要担负这么多的责任呢?”,“如果你不负责呢?”

    “你拒绝借给家族亲戚们的钱,拒绝父母无理的索取,拒绝不断为朋友们两肋插刀……如果你坚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会面对什么?”

    他说:“我会内疚,事实上,我一辈子都好像欠着别人,如果别人向我索取,而我拒绝就会觉得自己好像要毁了别人似的。”

    我说:“是谁给你这么狂妄的自大感,让你成了救世主。”

    我为什么总是感觉别人那么脆弱?其实这不过是因为我不能靠近自己的脆弱而已。

    到现在,我经常会问自己,我是不是对来访者的脆弱太敏感了,很多时候,她(他)们的坚强,总是让我感动。

    4、不了解自己的需求:

    被磨得鲜血淋漓,我却好像浑然无知,直到同伴指出我才发现。

    其实我一直都生活在“随便”的世界里,我习惯了做听话的孩子,习惯了按照主流意识地活着,直到30岁,我才忽然明白,这些不是我想要的,那么我想要什么?

    然后我用10年的时间才明白,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心灵的探索。

    不错,我是一颗晚熟的种子,我错过了很多看上去似乎应该发芽的时间,可是,最终我有我的时间表,30岁以后到现在,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我才明白,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完成自己的成长。

    一颗种子,它一生的使命就是发芽;一根小苗,它一生的使命就是长成大树;一棵大树,它一生的使命就是开花结果,播撒种子……

    所有人都有一间关闭的房子,我们的使命就是把那些房间打开,让它们重见天日。

    第三个解决方案:我们如何存在?

    而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两种:

    回避型的人,比如我,就会采取行尸走肉的隔离压抑的方式,然后告诉自己:只要不想,这个事情就不存在。

    焦虑型的人,比如那些渴望和丈夫“脆弱相对”的妻子们,则会过度激动的方式:如果不想,这个事情就会越来越可怕。

    但行尸走肉会错过很多生命的精彩;而过度激动,则会生活在自设的炼狱中。

    行尸走肉们,会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希望断掉连接来保护自己;而过度激动们,则会试图不断和别人连接,不断找妈找爸,让他人来承载自己的痛苦。

    无论是“冬眠”还是“找妈”,都是因为我们无法承受上面的四大痛苦:

    1、挫败  2、自我怀疑  3、有毒羞耻  4、不知道自己是谁

    除了不断隔离自己,和不断发起自杀式的找妈冲锋以外,有没有第三种?让我们真正可以完整的存在,可以真正的拥有被肯定,被接纳,被陪伴,被认可,被倾听的感觉?

    很多人都在问我,我该怎么办?

    我说你一定知道怎么办,只是你还没有把那扇门打开。

    我和自己的内在小孩,也有一个漫长的和解期,在过去,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存在,然后在心理成长的道路上,我慢慢地发现了这个细小的声音,其实统治着我的人生。

    他决定了,我每个职业的选择,情感中的作为,人生的主题,每次顺从他的心意,我的人生总能迎来一次强烈的释放。

    我最热爱这个职业的地方,就是你可以看到一个人是怎样从一个个碎片慢慢把自己拼起来;从一个情感内存不足的人慢慢变成了光芒万丈的人;你可以看到一个人从种子到变成大树的整个过程,是的,你可以看到所有的存在感,她们虽然脆弱,但却是真实的,而且存在着的。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