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元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军政府之令,更换前清龙纹铜元旧模,雕版民国铜元新款。正式开铸“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开铸之初仅发行十文、二十文两种钱币。同年5月,又添铸当五十文一种,当年计铸十文铜元6055万余枚,二十文铜元1247万余枚,五十文铜元935万余枚。民国2年,除继续铸造十文、二十文、五十文铜元之外,又增铸重五钱八分的一百文铜元。
光绪元宝四川省造铜币-----成交价:HKD成交日期:
民国十五年四川省造“川”字--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十五年四川省造“川”字--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二十黄铜--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元年四川省造醒狮双旗五--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四川马兰钱五十文黄铜币一枚--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时期四川马兰铜币一组四--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十五年四川省造“川”字--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十五年四川省造“川”字--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元年四川省造醒狮双旗五--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于1912年(民国元年)开铸之后,至1925年(民国14年)的十余年间,几乎从未间断其铸造。其币面值计有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等。
一百文是当时铸造最少也是最珍惜的。“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发行量较大,流通时间较长,现今存世量亦较多。其各种面值中除五文、十文者外,其余三种面额版式繁多,一百文发行量极少。集藏“军政府造四川铜币”,其版式的区分,一般从年号、铜质、字体大小、书写笔划及l花星纹饰等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以铸行年号区分各面额版式。尽管“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从1912年至1925年共铸行十余年之久,但从存世实物来看.其年号仅见元年、2年、3年三种纪年。其中五文者仅有元年一种年号;十文者有元年、2年两种年号;二十文者有元年、2年、3年三种年号;五十文者亦有元年、2年、3年三种年号;有图谱刊录有百文文民国2年者,其数量极少,价值极高。
1896年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三十水龙红铜试铸样币一枚,未发行,清代铜元中的盛名誉品,铸造精美,存世极罕,素为泉界耆宿汲汲追寻之名珍,此枚正、背面均粗马齿版、低满文,为目前唯一可流通的红铜水龙版别,各类机制币权威目录均有收录,流传有绪,PCGS XF40金盾
根据清代户部的要求,各省制造铜元,须援引广东成法,成色、图案及面值以广东省铜元为标准。四川当三十铜元,可能由于当三十的面值不符合户部关于铜元币制的规定,未被获准发行,在清代的铜元中,面值当三十者,仅有四川一省。目前已知,四川当三十铜元“水龙”和“飞龙版”各有红铜和黄铜两种材质,均极稀贵。其中,红铜“水龙”与“飞龙版”各见四枚,黄铜“水龙”和“飞龙”版各见二枚存世。据悉,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四枚全套收藏,系罗伯昭捐赠,上海博物馆藏有红铜“飞龙”和“水龙版”各一枚,分别为李伟先和罗伯昭捐赠,而1993年上海博物馆编撰《清代民国机制币》目录即以馆藏四川当三十红铜水龙为封面,肯定了其在中国钱币中的至高珍品地位。此枚四川当三十铜币,是目前唯一可流通的红铜水龙版别,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是足以奠定藏家收藏地位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