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宣三系列壹圆主币中,如果不算终选定的曲须龙,其余四款样币正面的图案布局、文字书法、花枝风格几乎一致(长须龙配普通面除外),钱币中间汉字“大清银币”,楷书端庄、厚重雄浑,尽显皇家威仪,左右两侧花枝点缀,上书满文“大清银币”,下书“宣统三年”。
光绪元宝四川省造 211.4万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189.8万
光绪元宝奉天省造库平银一两 211.4万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铜币 181万
奉天省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253.8万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151.98万
绪元宝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 166.4万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错版币 186.4万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 169.2万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 124万
广东七二版光绪元宝 401.2万
清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152万
清·江南造光绪元宝七钱二 212万
清·北洋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 352万
在乔治作为总雕刻师、比稿要求一致的情况下,四款样币在龙面上的图案布局上依旧保持一致,飞龙环绕,中书汉字壹圆币值,下书英文壹圆币值,龙身周围祥云围绕。但在龙身、胡须、尾巴等细节上,便存在了诸多差异,钱币收藏界也形象地给了这四款样币四个约定俗成的名称。
顾名思义,龙面的两个龙须较长,龙须末端伸到了“圆”字,此外龙头较大,整体看起来十分威严,但面部的设计使得龙看起来有一些老态龙钟,精气神远不及“曲须龙”“反龙”“大尾龙”。拍卖行一直称“长须龙”是除却“短须龙”之外,极具人气的版别,这个观点严格来说,不够严谨。
大清银币始铸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宣统三年大清银币,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版别多式,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在不同的版式中,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比较稀少。
重庆朗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藏品免费征集鉴定:(张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