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径:4.5cm,重:36.6克。参考资料:
1866年,时任闽江总督的左宗棠,上奏朝廷,提出要抵御外来侵略,必须建立一支新式的海军,要建立海军就得自己造船,培养自己的造船和海军人才。在左宗棠、沈葆桢等一批官员主持下,清政府开始在具有独特地理优势的福州马尾设厂造船,兴办船政学堂,使之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发祥地。作为洋务运动的实务之一,福州船政的马尾船厂是当时中国唯一的海军船厂,也是当时远东地区第一家的造船厂。福州船政学堂当年被李鸿章誉为学校的“开山之祖”,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这就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福州船政。在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的著名毕业生有严复、詹天佑、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林泰曾、叶祖珪、萨镇冰、陈璧光、罗丰禄等。左宗棠、沈葆桢在1866年开办船政时,聘请了一些掌握科学技术,熟悉船政制造与教学事务的洋人在福州船政任职,从船政创办之初到1905年,曾先后三批招聘洋员。船政局与这些洋员签订了“保约”,“保约”中规定:“自船政铁厂开办5年内,保令外国员匠教导中国员匠,按照现成图式造船法度,一律精熟,均各自能制造轮船,并就铁厂家伙教令添造一切造船家伙,并开设学堂教习法国语言文字,俾通算法,均能按图自造。教习英国语言文字,俾通一切船主之学,能自监造,驾驶,方为教有成效。”1873年12月,在5年聘用期限将满时,中国员工已能自己设计,自行造船制机。船政大臣沈葆桢会同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联合上奏,以洋员“教导成功”请予以奖励并筹奖金及遣散费。1874年沈葆桢又上奏提及洋员、洋教习“悉心教练著名微劳,请赏宝星以示优异” 。为了表彰他们,清廷委托清宫造办处制作并以清政府名义颁发了金质、银质、铜质奖章,以资奖励。。
关于银币历史:“船政成功”御赐金牌与福州船政的对外开放史有关。左宗棠、沈葆桢开办船政时,聘请了掌握科学技术、熟悉船政制造与教学事务的法国人来当正监督与副监督,并与这两位法国人签订了“保约”。“保约”中规定,自船政铁厂开办5年内,“保令外国员匠教导中国员匠,按照现成图式造船法度,一律精熟,均各自能制造轮船,并就铁厂家伙教令添造一切造船家伙;并开设学堂教习法国语言文字,俾通算法,均能按图自造,教习英国语言文字,俾通一切船主之学,能自监造、驾驶,方为教有成效。”1873年12月,在5年期限将满时,中国员工已能自己设计、自行造船制机。船政大臣沈葆桢会同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联合上奏,以洋员“教导功成”,请予以奖励并筹奖金及遣散费。经朝廷批准,共发下赏银及遣散费15万两。1874年沈葆桢又上奏提到洋员、洋教习“悉心教练,著名微劳,请赏宝星以示优异”。为了表彰他们,清廷又颁发金质、银质奖章,以资奖励。胡敏求先生珍藏的“船政成功”御赐金牌,为清廷奖给福州船政外国专家的金质奖章。
银币历史价值:马尾又传来喜讯:6件珍贵的船政文物珍宝从英国、北京、宁夏回归马尾,其中包括“船政成功”御赐金牌、洋监督日意格及留美幼童带回的显微镜、蒸汽机锅炉模型等。船政专家在仔细考证了6年珍宝后,兴奋地表示:这将成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镇馆之宝”。
1874年为表彰中国历史上聘请的第一批外国专家,清廷向他们颁发了刻有“船政成功”和“御制金牌”或“御制银牌”的金质、银质奖章,以资鼓励。此次金牌是在宁夏发现的,台江区一位副区长是援助宁夏干部,从一位牧民家中发现了这枚“御制金牌”,以60元购下,转赠给马尾。专家考证,船政创始人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随行带走了一些参与船政创办的人员,这些人员后来也得到朝廷赏赐的“御制金牌”。现在发现的这枚“御制金牌”,可能是左宗棠随行人员散落到西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