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艺术品交易总监 欧阳 qq
耀州窑在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故名耀州窑。该窑唐代开始烧陶瓷,经五代、宋、金、元几朝。早期唐时主要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中期(宋、金)以烧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后期(金、元)开始衰落,而终于元初。
唐宋瓷窑遗址,1984年在耀州窑遗址发掘出土了一处唐宋时期烧造瓷
唐宋瓷窑遗址
唐宋瓷窑遗址
器的作坊和窑炉遗迹。保留较为完好的有宋代制瓷作坊一组,内有粉碎原料工具石臼、练泥池、安装转轮的轴坑、烘干坯件的火炕、施釉用的陶缸及沉淀的釉药等遗物、遗迹。作坊外有与生产相联系的堆料场、晾坯场、烧成窑炉等重要生产设施遗迹。还保存有发展有序叠压关系清晰的多座宋代烧瓷窑炉,较为完整地再现了宋代耀州窑陶瓷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在中国同类瓷窑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
2011年,320万成交,耀州窑酒具一套
2011年,126万成交,耀州窑花口交枝牡丹纹大盘
1、器胎特征:早中期为黑胎器,呈深灰、黑灰、铁灰、黑色等。胎外表施有较厚的白色化妆土。器表多不见唐器中常见的黑点状铁斑。白胎器为稍晚期,质地相当纯净,色相当白,呈洁白或白中略灰色调致密度和均匀度与宋器比要稍差,不施化妆土。
2、器釉特征:黑胎的青釉瓷,釉色为,暗蓝的天青色、微灰的湖青、湖绿、湖蓝等色,玻璃质感强,透明度好,常有开片,为裹足釉;白胎的青釉瓷,釉多呈淡青、淡天青、青白、粉青等色,少数呈湖青和湖绿色,透明度好,亦有开片,较黑胎器少,为该窑历代青瓷中最为淡雅的瓷器。
3、造型特征:多仿晚唐与五代的金银器皿,比唐代清秀,器物底仍较大。
4、装饰手法:划花、剔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绘画化妆土(极少见到)。
5、装烧工艺特征:早期采用一器一支垫(三足支垫)一匣钵进行单件支烧烧成后盘碗满釉裹足上或外底心留有三点支烧痕,后来又发展为三点或一大堆托珠法,烧成后裹足釉的足底釉面上,留有三小堆托珠烧痕或底足粘满砂粒;晚期采用了刮掉足底釉的新方法。
6、施釉特征:通体施釉到底,多饰裹足釉。
7、底足特征:器物底仍较大,做玉环底,足多外撇。
8、产品特征:除青瓷外,兼烧少数黑釉、酱釉及白釉褐绿彩瓷。
在线咨询艺术品交易总监 欧阳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