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静安区线装书回收 民国旧书 文革旧书 清刻本旧书

  • 发布时间:2021-07-06 20:15:20
    报价:面议
    地址:上海,徐汇,上海市徐汇区苍梧路468号
    公司:高汉鱼个人

    手机:13641917218
    微信:wxid-7acl2ojbxs2i51
    电话:021-54263799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上海收购线装书书店 古籍书书收藏商店021-54 26 37 99站线装书籍、线装古旧书1364 191 7218、线装图书、线装.石印本旧书 白棉纸线装书清刻本旧如中外文学名著、个人画册画集、书籍资料、旧书籍、新旧线装书、连环画、 及旧期刊杂志等各类书籍。本店还专项高价回收邮品、钱币、古籍善本、 年历片、名人字画、老信封老照片、宣传画、像章、各类纪念币、国库券、 宣传画、老钱币、老式钟表、绣品、宣传画,字画,连环画,线装书,明信片, 地图,家具,工艺品,世界名著,英文小说,老的相机回收,日文小说, 法文小说,旧书回收,资料,旧书刊回收,整年报纸回收,瓷器回收, 家庭估旧书籍回收,宣传画回收,单位馆藏图书回收,年画回收,等 另回收近期的瑞丽、世界时装之苑、服饰与美容、中国摄影、英文的经济学家、 时代周刊、周刊及日文的美容服饰等杂志; 大量回收各单位、学校、出版社、年随着版画类古籍在收藏市场上持续火爆,带插图的古籍已成了藏家追逐的焦点。时下在古旧书市场人们最常见的景象是:买家赏鉴古籍的程序是首页翻到最后一页,看看有无插图。而对于卖家,一本古籍往往只要有几幅图,要价就敢向上翻几个跟头。就连一些上档次的拍卖公司也来赶这个热闹,拍卖图录中往往要特别注明有图几幅,以增加拍品身价。有人戏称,古籍收藏已进入“计图时代”。但由于古籍中的插图情况复杂,既有版画刻本,又有表现形式与之极其相似的版画影印本、绘画石印本。这几种古籍插图形似而质不同,艺术价值不在同一层面上,市场价格相差十分悬殊。有一些新入市的收藏者就是因为缺乏对古籍插图种类的透彻了解,不知道怎样去鉴别它们,误将低价值的石印、影印插图当作版画购入而吃了大亏。因此,正确鉴别区分不同性质的古籍插图就成了众多古籍收藏爱好者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古籍中的插图按制作工艺划分,可以分成版画刻本、版画影印本、绘画石印本三类。其中版画刻本是一种雕版印刷品,它是通过镌刻的方法,将画家的线描画稿反镌于木质雕版上,而后刷印成版画,是古代画家和木刻镌工共同创作的手工艺品。一幅绘刻俱佳的古代版画,线条细劲流畅,婉细遒劲相兼,纤不伤雅,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中国的木刻版画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现存世最早的实物是出白敦煌藏经洞的唐咸通九年(868年)刻本《金刚般若经》的卷首扉图。版画在宋元明诸代一直繁衍不绝,尤其到了明万历年间,自徽派版画出,绘图镌刻工艺更是超宋轶元,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发展,被称为中国版画史上的黄金时代。入清以后,版画艺术渐趋式微,无复前朝之辉煌,但也有过一些精湛之作。因此古代版画历来都是深受藏家喜爱的艺术珍品。   版画影印本只是近100年西方照相印刷术传入后才出现的一种摄影复制品,属机械化制作的工业品范畴。但由于其复制的底本就是版画本身,复制载体和装帧形式又都是纸本线装,两者极其相似,尤其是按1:1原大复制的版画影印本,外形几可乱真。   绘画石印也是在上个世纪初传入的西方印刷术,它可以将画家的画稿直接移入石印版面,没有版画的镌刻刷印之美,与版画不属同一个艺术层面。但也因为绘画石印的画法特征与版画同出一源——中国线描工笔画,艺术上有相同之处,两者也极易混淆。   由于受制作年代的远近、艺术价值的高低和产量、存世量的多少等诸多因素影响,版画影印本、绘画石印本和版画收藏价值相差甚远,在上个世纪中期以前,版画影印本,绘画石印本不入“艺术品”之列,基本无人问津。只是到了如今,一是版画原本越来越少;二是岁月演绎,它们也增岁趋“古”,才逐渐被收藏者接受,但收藏价值仍与版画的真本不可相提并论。时下比较客观的评价,版画真本与版画影印本、绘画石印本的价值比应在10:1到100:l之间。因此分辨出不同性质的古籍插图,也就成了涉足古籍收藏的爱好者们必备的基本眼力。对此,笔者在多年赏鉴古籍中有如下体会,现作简单罗列,供有兴趣于此的藏家参考。   一是根据古籍的刊印年代和出版单位进行鉴别。由于照相影印、石印工艺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晚期的事情,大约在光绪二年(1876年)后,因此当一部古籍如果能考证、鉴别出是光绪以前的印本,那么它的插图就肯定是版画无疑。如果是光绪以后的,收藏者脑袋中就要多根弦,认真考证是不是石印、影印。当然,光绪以后也不是绝对没有版画创作,实际上清代版画的收山之作是宣统时天津文美斋刻的《诗笺谱》,光绪时改琦的《红楼梦图咏》还是版画史上有名的作品,只是这一时期版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比不上以前。此外,由于影印本按原样影印了原书的书牌、序跋,在鉴别古籍的刊印年代时应更多地侧重于纸张、墨色和开本,避免被影印技术误导误断。   鉴别古籍刊刻年代还可与辨清出版单位结合起来。因当年石印技术是作为西方一种先进技术传入的,出版商并不讳言石印,有的甚至把它作为一种时尚的“卖点”标注在书牌版权页上。而有许多出版机构的性质就是纯粹的石印书局、如当时占据清末印书业半壁江山的三大印书局扫叶山房、同文书局、点石斋书局。除扫叶山房早期曾出过一些刻本外,同文、点石斋实际上都是石印书局,产品全为石印本和铅活字本。此外,有一些小书局,仅一间房、几台石印机就挂牌营业。有资料记载,清末民初仅上海一地,像这样有名可稽的石印书局就有50多家,书局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几乎翻印遍了当时所能见的版画类古籍。现今市场上存世的带插图古籍大多是这些书局所为。因此,只要能够确定是这类书局的产品,即可断定是石印本无疑(判断时须注意不要与清末各省的官书局混淆)。   二是根据有关著录记载辨别。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学术界就有一些学者(如鲁迅、郑振铎等人)注意到古代版画的特有艺术价值,曾专门对中国版画的发展史作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宋元明清以来著名的版画作品作过详尽的梳理和记载,出版过不少图录、全集形式的著录。如郑振铎先生所著《中国版画丛刊》、解放后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中的版画卷等。由于古代雕刻版画数量上远低于文字类古籍,存世的版画种不过千,册不达万,在学者笔下几乎没有漏网之鱼。而在清末民初坊间曾出现过不少以绣像、全图形式的小说唱本,时事民俗图画,插图多为绘画石印,与版刻根本不搭界。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收藏者如能读一些这方面的著作、图录,了解一点中国版画史,就不至于乱点鸳鸯,错将绘画石印本当成版画了。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