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鹅
长乐鹅中心产区位于福建省长乐县的金峰、潭头、湖南、文岭4个乡,分布于邻近的闽侯、福州、福清、连江、闽清等县市。属冲积土平原,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为16~19℃,夏季长达4~5个月,冬季较短,只有2个月,无霜期为330天,年降水量为毫米,属亚热带气候区。农作物一年2-3熟,大量的农副产品和各种菜类是养鹅的好饲料,沿海广阔的滩涂生长着各种牧草,是放牧鹅群的好场所。
一、形态外貌特征
成年鹅昂首曲颈,胸宽而挺,体态俊美。公鹅肉瘤高大,稍带棱脊形;母鹅肉瘤较小,且扁平,颈长呈弓形,蛋圆形体躯,高抬而丰满的前躯,无咽袋,少腹褶。绝大多数个体羽毛灰褐色,纯白色仅占5%左右,灰褐色的成年鹅,从头部至颈部的背面,有一条深褐色的羽带,与背、尾部的褐色羽区相连接;颈部腹侧至胸、腹部呈灰白色或白色,颈部的背侧与腹侧羽毛界限明显。有的在颈、胸、肩交界处有白色环状羽带。喙黑色或黄色,肉瘤黑色、黄色或黄色带黑斑;皮肤黄色或白色;胫、蹼橘黄色;虹彩褐色;颈、肩、胸交界处有白色羽环者,虹彩蓝灰色。纯白羽的个体,喙、肉瘤、蹼橘黄或橘红色。虹彩蓝灰色。长乐鹅群中常见灰白花或褐白花个体,这类杂羽鹅的喙、肉瘤、胫、蹼常见橘红带黑斑,虹彩褐色或蓝灰色。
二、产地与分布
原产于福建长乐县,广泛分布于福州、福清、闽侯、连江、闽清等地。
三、生产性能
初生重为99.4克;成年公鹅体重4.38千克,母鹅4.19千克。60日龄为3千克,70日龄为3.2千克。全净膛屠宰率为68.6%。210日龄性成熟,母鹅每年产2-4窝,共产蛋30-40个,蛋白色,平均重153克。母鹅就巢性强。公母鹅配比为1:6,受精率为80%以上,孵化率为85%左右。
屠宰测定:70日龄公鹅半净膛为81.78%,母鹅为82.25%;全净膛公鹅为68.67%,母鹅为70.23%。性成熟于7月龄前后。 一般年产蛋2-4窝,年产蛋30-40枚,蛋重为153克,壳白色,蛋形指数1.4。公母配种比例1:6,种蛋受精率为80%以上。
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0年1-2月,安徽省无为县泥汊镇安福村一些种鹅户饲养的种鹅发生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为特征的传染病,造成一批种鹅死亡,经诊断为鹅的副粘病毒病。此病的发生给农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着养鹅业的健康发展,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安福村共有种鹅养殖户32户,饲养种鹅4653只,是无为县种鹅生产基地,主要品种为四川白鹅。该村地处沿江,有五年以上养种鹅历史,2011年以来,32户基本户户种鹅发病,一个月以来,先后有1203只种鹅发病,死亡806只,发病率为25.8%,死亡率为17.3%。
二、发病症状
此病流行初期,食欲减少,羽毛松乱,渴欲增加,缩颈,看似比正常短一些,用手触摸发硬。两腿无力,孤立一旁或瘫痪;羽毛缺乏油脂,容易附着污秽物;开始排白色稀粪,中期粪便带红色,后期呈绿色或黑色;部分病鹅呼吸困难,甩头,口中有粘液蓄积;有些病鹅有扭颈、转圈或向后仰等神经症状。
三、病理变化
病死鹅尸体消瘦,肝脏,剖检见脾脏肿大,表面和实质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灶。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肠道,十二指肠、回肠出血、空肠、坏死,结肠部分出现溃疡灶,小的如豆状,大的如小钮扣状,病灶中心发黑,易与肠管剥离,剥离后肠管变薄,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泄殖腔有时出现溃疡病灶;鹅口腔粘液较多,喉头出血;食道粘膜,特别是下端有芝麻大小灰白色或淡黄色结痂,易剥离,剥离后可见紫色斑点或溃疡。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多种抗生菌治疗无效的情况,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经实验室诊断进一步确诊。
无菌采集病鹅脾、肝、心血、脑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未发现细菌。用以上病料分别接种麦康凯培养基、鲜血琼脂、普通琼脂、肉汤,37℃培养24小时,未见细菌生长,由于条件所限,未进行病毒分离。
五、防制措施
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情况下,初步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后,试着使用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禽病研究室生产的鹅副粘病毒疫苗,对发病种鹅群紧急接种,每只种鹅肌注0.5ml ,接种后第三天死亡开始减少,第五天鹅群食欲开始增加,第七天后鹅群恢复正常。此后对另一专业户饲养的130只种鹅发病后,直接使用鹅副粘病毒苗接种,每只0.5ml,该种鹅户只死亡6只,疫情很快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