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份至今的娄底车用尿素厂家尿素价格的走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去年7月份——今年1月份,娄底车用尿素厂家的FOB价格低于国际20美元/吨以上,价格表现为同涨同跌。期间中国共出口尿素1112万吨,平均每月出口近160万吨,印度的招标基本为中国所垄断。
第二阶段:今年2月中旬至2月底,娄底车用尿素厂家尿素出口价格上涨,国际尿素价格下行,国际、国内FOB价格逐渐拉平。
第三阶段:3月份后,国际尿素价格大幅下挫,小颗粒尿素价格近期跌到了FOB 260美元/吨以下,低于中国近30美元/吨,国际、国内同步下跌。
外界分析国际市场尿素价格近期大跌的原因有二:油价下跌对天然气的传导,降低了气头尿素的成本;农产品价格低迷,需求低迷。对此我并不苟同。
油价从去年6月份开始下跌至今已经10个月,另一尿素主要出口国乌克兰去年11月份和俄罗斯签订的天然气合同到今年3月底才能到期,近期美国天然气价格也未见大幅走低,笔者认为简单地把3月份国际尿素价格的快速下跌归因于油价的传导并不合适:要么早传导到了,要么应该在4月份。
农产品价格同过去相比处于低位是不争的事实,但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大幅下跌。假如我们把农产品价格放在整个大的商品环境里按照比价的原则去考察,就可以发现农产品的价格并不低,而在中国有粮食低收购保护价,避免了粮食价格的下跌,因此农产品价格下跌造成尿素需求低迷的说法并不能站住脚,也同前期中国尿素大量出口的事实不符。
主动,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其取胜的关键是不断地造成了敌人的误判。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的邵阳车用尿素厂家出口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去年下半年至今年1月份,化肥邵阳车用尿素厂家价格外高内低,国际上小颗粒尿素FOB价格在300美元(吨价,下同),始终高于中国20美元以上;而进入今年3月份,国际尿素价格大幅走低至近250美元,而中国按现行出厂价格算,相当于FOB近290美元。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实现惊天大逆转,是因为中国尿素通过四渡赤水式的出口,完成了从依赖出口到依赖国内市场的战略转移。
一渡赤水:去年11~12月份,是中国尿素出口的高关税期。在此关税政策下,即使国内出厂价格按1300元计算,FOB价格也要达到305美元以上。因此国外生产商认为,从严格执行关税政策的角度看,去年11、12月份的中国不可能大量出口,因此他们保持价格坚挺。但事实是,中国在此期间出口量达到了397万吨,FOB价格约为300美元,远超出国外生产商的想象。中国尿素出口一渡赤水成功。
二渡赤水:中国的邵阳车用尿素厂家出口关税政策多次调整,前期有复增值税(提高价格)和全年统一出口关税的传闻,但虚虚实实。最终的结果是增值税没有征收,而统一了全年出口关税。在中国政策未定之前,国外生产商选择了观望(不降价),中国尿素出口二渡赤水成功。
三渡赤水:在新关税政策出台后,国际市场需要评估,新政策下中国的出口能力到底有多大。正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中国借助印度的招标又得以大量出口,中国尿素出口三渡赤水成功。
四渡赤水:前期大量出口,邵阳车用尿素厂家尿素市场居然还不见底,给国际市场造成的印象是中国尿素似乎有“无限出口”能力。近期中国这块价格的洼地突然变成了价格的高地,但前几次吃了大亏,所以国外生产商不敢相信中国价格能一直坚挺下去,也就宁愿错过,不可放过,开始恐慌性地降价。殊不知,中国尿素淡储时的库存已经转移,国内库存空虚,中国尿素企业成功地实现了由内外需驱动向内需驱动的战略转变,构筑了内强外弱的基本格局。中国尿素成功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