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大自然阳光充沛,热力十足,
万物都借助这一自然趋势加速生长发育,
米缸里的米虫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各种小虫虫按捺不住寂寞,开始大量生长繁殖。
而比较令人心烦的就是,米里一直长虫。
打开米桶,小虫与米粒齐飞,好闹心!
那么米里究竟为什么会长虫呢?
长虫的米还能吃吗?
如何才能把米里的虫子驱除呢?
今天就来为大家排难解答。
提问:米里为什么会长虫?
回答:米里长虫是一种自然现象。
原因一:
粮食还在地里时,本身就带上了米虫的卵。大米中淀粉含量很高,其次是蛋白质,一般情况下不会生虫,因为大米中的水分活度值很低(即含水量很少),而虫卵的生长发育需要水的存在。
当大米所处的环境,温度达到20℃-40℃、湿度达到65°-95°时,只需要一周的时间,虫卵就孵化出来了。周围的大米给它们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很利于生长发育以及繁殖一下代。失去稻壳与皮层保护的大米,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而吸湿、发热、生霉、生虫等,尤其是在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更易变质。
原因二:
家庭储存的大米,首先要保持装米容器洁净、干燥,要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避免高温、光照。有些家庭会在夏天把大米拿出来曝晒,以为这样可以防虫驱虫,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无效,还会严重降低大米的食用品质,而且再放回潮湿的环境里更容易受潮、霉变和生虫。
原因三:
真正绿色无药物熏蒸处理的大米是会长虫的,长虫属于正常现象。熏蒸后的大米没有米虫的出现,但对大米本身的营养价值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提问:米里的虫是什么?
回答:米虫指的是——大米里的蛀虫。
学名为米象,又称象鼻虫。常在谷物中被发现,因为繁殖速度快,为谷物中主要的害虫之一。米象的幼虫如蛆,白色,在米粒中生长,化蛹、羽化也都在米粒中,以米为食,最后掏空米粒,身体会沾满白色的米粉,并于米堆上交尾产卵。
但它对人类不会造成叮咬危害,这点可以放心。当然虫子也可能是印度谷螟,它们都是比较常见的仓储害虫。
提问:长虫的米还能吃吗-
2017第19届中国(北京)国际优质大米及品牌杂粮博览会
The 19th China (beijing) International High Quality Rice and Brand Grains Exhibition 2017
时间:2017年12月27日—29日
地点:中国北京展览馆(北京西直门外大街135号)
大米展,大米展会,粮油展,富硒大米展,绿色大米展,粮油展会,有机大米展会,农业展,粮食机械展会,杂粮展会,农博会,2017年粮油展会,2017北京大米展会,2017杂粮展会,粮食展会,农业博览会,粮食博览会,农产品博览会,农产品展会,塑料编织袋展览会,大米包装袋展会
组委会秘书处
北京千和展览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金海国际5号楼2单元1702室 (100124)
电 话:
传 真:
联系人: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