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彩瓷器是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瓷器生产中最为著名品种,在明代是与永乐、宣德青花瓷器和成化斗彩比肩的瓷器名品。历史背景明代后期,随着制瓷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民窑窑场的激增,制瓷工匠的集中和瓷商的汇集,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景德镇从事瓷业的,包括工场主和雇工的人数已达十万余。 明万历时人王世懋在《二酉委谭》中记述了景德镇当时的繁荣景象:“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
江西浮梁县景德镇作为当时全国制瓷业中心,其所产的瓷器,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销路广。这个时期,瓷器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瓷器分工的细化有利于提高瓷器的产量和质量。嘉靖、万历时,景德镇陶瓷开始出现“官搭民烧”,在明代宣德开始,景德镇御窑厂每年通过工部颁发烧造瓷器的额定任务,称为“部限”。但是,在部限以外,往往由于宫廷的需要又临时加派烧造任务,这种额外的加派称为“钦限”《江西大志·陶书》中说“部限瓷器,不预散窑。钦限瓷器,官窑每分派散窑。其能成器者,受嘱而择之”。嘉靖以后,瓷器烧造的数量激增,御窑厂一般只烧造部限的任务,钦限任务,则采用分派给民窑完成。这种生产方式有利于官窑和民窑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民窑的全面发展,史称官民竞技的时代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器造型极为丰富多样,可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具体来讲,此时除了日用器皿外,还出现了不少陈设器、侍神用具、文房用具等。这个时期流行葫芦瓶、蒜头瓶、觚式瓶、镂空瓶等。葫芦瓶在这个时期比较盛行,这是因为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沉迷于道教,尤其嘉靖帝对道教的喜爱达到如痴如狂的程度。葫芦瓶作为盛放丹药的器皿,很受统治者所喜爱,此外,葫芦与“福禄”近音相谐,也是吉祥的陈设品。嘉靖、万历时期葫芦瓶样式多变,有上圆下方的、四方的、六方的等 因为技术的成熟,万历时的五彩塑像做的比较生动。有些塑像还巧妙的做成文房用的水注,既美观有实用。
简说纹饰明代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器纹饰一般采用先设计勾勒图案轮廓,再单线填涂的手法,所以纹饰多为写意且无阴阳向背之分。纹饰用笔率意、豪放不羁,线条挺健有力。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器纹饰丰富多样,各种纹饰自由组合,变化无穷。同时五彩纹饰常常布满全器,结构有时显的过于繁密。尤其万历时纹饰密布,枝叶等图案小巧,同时色彩浓艳华丽。嘉靖、万历时期纹饰比以往更加注意寓意,通过图案的相近“谐音”,讲究如意吉祥的寓意。如万历时的五彩百鹿纹大罐和百蝠纹大罐,它们谐音就是“百禄”和“百福”,表现了当时人们追求高官厚禄和如意幸福的愿望。但是由于当时朝廷下达的烧造任务数额庞大的,工匠为了及时完成任务,在追求数量的情况下,质量无法保证,所以这时期的纹饰一般都不够工细,常有釉上彩料溢出轮廓线外的现象。
嘉靖、万历时期五彩瓷器的纹饰色彩艳丽浓重,对比强烈。主要色彩有红、绿、黄、蓝、紫等其品种有深浅不同的姜水黄、松花黄、梨皮黄等,统称古黄;蓝色为釉下青花。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红彩为矾红 据明代黄一心《事物绀珠》记载“嘉靖窑回青盛作,鲜红土断绝,烧发亦不如前,惟可烧矾红色”。说明在嘉靖时可能以铜为呈色剂的鲜红釉瓷器烧造技术已经失传,只能用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代替。这种矾红彩为“枣皮红”色,是嘉靖、万历五彩瓷器最突出表现的色彩 嘉靖时一些开光纹饰也喜用红彩涂饰。红彩不仅用来表现各种纹饰,而且负责勾勒纹饰轮廓。尤其在嘉靖时勾勒纹饰轮廓主要是红彩。但矾红彩在瓷器上比较薄,容易磨蚀,出土的五彩瓷器红彩多有损伤。绿彩在五彩瓷也是一个重要色彩,由于绿彩比较适宜表现树木、枝叶,所以广泛的用在五彩纹饰上,同时这个时期的海水江牙等也用绿彩表现。
古玩鉴定,古玩拍卖,展览展销,私下交易
请联系:市场部负责人:王总
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