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玩需要鉴定交易出手的联系我,资深古玩经纪人蔡经理:(同)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青田石的石性石质和寿山石不大相同。青田石是青色为基色主调,寿山石则红、黄、白数种颜色并存。青田石的名品有灯光冻、鱼脑冻、酱油冻、封门青、不景冻、薄荷冻、田墨、田白等。
青田石质地温润,色彩斑斓、花纹奇特,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早、应用广泛的印材之一。
青田石,主要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内,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在中国一并与巴林石、寿山石和昌化石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石”。
青田石是一种变质的中酸性火山岩,叫流纹岩质凝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还有石英、绢云母、硅线石、绿帘石和一水硬铝石等。颜色很杂,红、黄、蓝、白、黑都有,岩石的色彩与岩石的化学成分有关,当三氧化铁含量高时,呈红色,含量低时呈黄色,更低时为青白色。岩石硬度中等,玉石含叶蜡石、绢云母、硬铝石等矿物,所以岩石有滑腻感。主是要出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山口镇,故将其称之为“青田石”,是属于叶腊石的一种。
提及青田石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700多年前,在浙江博物馆藏有六朝时墓葬用的青田石雕小猪四只,在浙江新昌十九号南齐墓中,也出土了永明元年的青田石雕小猪两只。到了明代,许多青田冻石块料直接运销南京等地,被文人墨客作篆刻印材。
早在六朝(222——589年)时期,就已经问世了。其时已有用青田石雕刻的小石猪,作墓葬品用。唐代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熏陶了青田石雕的技艺,到五代吴越时期青田石雕技艺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从制作简朴的实用品,发展到能雕刻写实、生动、精细的圆雕宗教艺术品了。南宋建都临安,浙江的手工业、商业十分繁荣,青田石雕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石雕产品仍以实用为主,多制为文房四宝雅具及图章。元朝赵孟頫开始用青田灯光石作印,至明代青田冻石很快风行印坛,此时石质印材已逐步代替金、玉、铜、牙等而占绝对优势。元、明时期青田石尚用于雕刻笔墨水池等文房用具和石碑、香炉、佛像等实用品,不仅供民间选用,而且进入宫廷为上层人士享用;不仅在国内销售,而且远销海外。从民国初年到抗战之前,青田石雕出现了一个繁盛时期。从业人员大量增加,产量很大,在国内的各大通商大埠销售较多。在欧洲、美州各地销售也很好。新中国成立后,石雕艺人受到政府的关怀,青田石雕技艺发展得更加完善,屡获大奖
1790年,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时,大臣将一套青田石刻“宝典福书”印章敬献给他做寿礼。
这套印章一共有60枚,做工精美,各有特色,是用青田石所做,所用石料是青田石中的上品封门青,当地有“若得一窝石,万世不受穷”的说法形容封门青的珍贵。因为印章所篆刻内容都是大臣们仰慕乾隆皇帝的所有诗文,并找出其中带有福寿字样的句子镌刻而成,所以这组印章命名为宝典福书。
清光绪三十年,在比利时赛会上,青田石雕获银牌奖。光绪三十一年,在意大利罗马赛会上又获上等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荣获两枚银牌奖章。
有古玩需要鉴定交易出手的联系我,资深古玩经纪人蔡经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