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瓷的名字一般都听得懂,比如五彩、粉彩,基本能想象出它的样子。“斗彩”这个名字就不那么好想象了。这个名字出现得也比较晚,晚清才明确提出来。清代有一本瓷器专著叫《南窑笔记》,里面也提到它叫“填彩”、“点彩”,说的都是工艺特征。
明成化 斗彩波涛天马纹天字罐
斗彩又称逗彩,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创烧于明朝宣德年间,明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斗彩以其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
如果您有明清瓷器,将军罐,五彩碗,龙泉窑瓷器及各类玉器,瓷器想要出手、保利拍卖,鉴定请咨询:王经理TEL:咨询: QQ:如未及时回复,请致电此号码
2007 明成化 斗彩缠枝灵芝天字罐
斗彩的写法也很多,古籍上有写逗你玩儿的“逗”,还有写黄豆绿豆的“豆”。每个写法都有古人理解的意思,比如他认为“逗彩”,就是青花和五彩逗来逗去;他写“豆彩”,是认为瓷器的底子泛豆青色。那么,写得更多的、后来被大家确认的,就是争雄斗艳的“斗”。斗彩的本意也是指青花跟彩瓷争雄斗艳。“斗”是个双音字,也念“dou",一斗粮、两斗粮,初入门的爱好者在这个地方非常容易念错。我无数次听人家说抖(dou )彩,一张嘴就是个棒糙,外行。所以入门的时候,得把行话闹清楚。法威虎山得说: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进门说不清楚,就被人排除在外了。
斗彩的工艺理解起来其实挺简单,就是先用青花勾出轮廓线,再在这个轮廓内填上彩。过去说斗彩创烧于成化,已成定论。工艺上的摸索都是逐渐完善的 ,一点点地进步·早期五彩与斗彩的界限不清,很多斗彩都被叫成五彩。明中叶,尤其到r清代以后,斗彩的工艺特征十分明显,一目了然。
斗彩的名气非常大,主要是因为成化斗彩名扬四海。最明确的记载就是《神宗实录》中:“神宗尚食,御前有成杯一双,值钱十万。”明中晚期,一对成化斗彩杯就值十万钱了,非常贵。
成化斗彩中,最著名的品种有什么呢天字罐。罐底下写一个字‘“天”,作为底款。在清档中都写成“成窑天字'罐”。一般来说,瓷器里都是瓶子最值钱,罐子次一等。过去古玩行都说:趴若的不如站着的。“站着的”就是瓶子,“趴都勺’‘就是碗盘。一说“‘趴着的”,就觉得不位钱。罐子呢,不高不低,算是“蹲着的”吧,所以地位_上就不如瓶升。但天字罐的名气非常大,地位很高。天字罐一定是御用的瓷器。
天字罐的底款为什么写“天”字呢有很多种推测。一般来说,还是根据过去编排文件的方式,按照《千字文》排列,排在第一的是“天”字。《千字文》开篇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晨,辰宿列张”。所以我们常说’‘天字第一号”,就是这么来的。故宫的文物,编为“天字第一号”的是个小板凳。据说当时排号的时候,工作人员一进门就看见这个小板凳,于是把它排成天字第一号了。
清乾隆 斗彩穿花龙纹天字罐 成交价: RMB
1949年,香港大收藏家仇炎之先生捡了个大漏,以一千多港币买了一对成化斗彩鸡缸杯,这对鸡缸杯在数十年后收藏热火朝天的今天,掀起了惊天巨浪,一时传为藏界美谈,成为“捡漏”和“天价”的典型传奇。当年一千多港币买的鸡缸杯,一只拍了418万港币,另一只拍了528万元,刷新当年中国瓷器的成交纪录。后来,528万元的那只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而另一只在1999年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2917万港币成交,再一次刷新当年纪录,成化斗彩名声大噪,成为历代官窑之魁首,并引起了收藏圈的热捧,即使是一件残品成化斗彩天字罐,也在2001年伦敦苏富比上拍出约合人民币1130万元的高价。
成化斗彩天字罐值多少钱近期拍卖如下:
拍品名称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明成化斗彩鸳鸯纹天字罐6万
明成化斗彩花鸟纹天字罐万
官窑斗彩八宝花卉纹天字罐万
清乾隆斗彩花龙纹天字罐万
成化斗彩花鸟纹天字罐万
清光绪 斗彩竹纹梅瓶万
如果您有明清瓷器,将军罐,五彩碗,龙泉窑瓷器及各类玉器,瓷器想要出手、保利拍卖,鉴定请咨询:王经理TEL:咨询: QQ:如未及时回复,请致电此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