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头瓶是瓶式之一,仿秦汉时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其造型源于汉以前的蒜头形壶。瓷质蒜头瓶自宋时始烧,流行于明清时期。基本形状为口部作蒜头形长颈,削肩,圆腹,圈足。明成化蒜头瓶,口作花瓣形,耳为随意堆塑。正德时在平腹贴戟,嘉靖时堆塑蟠螭,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有青花、五彩、蓝釉、粉彩等品种。
据记载,宣德皇帝上任不久,就下令景德镇御窑场烧制红瓷,几个月里景德镇彻夜通明,但烧出来的红瓷都没有达到皇帝的要求,为此宣德皇帝龙颜大怒,严厉的惩治了当地的督窑官,不少窑工也为此赔上了性命。后来一位窑工的女儿,为救自己的父亲,竟跳入窑中,以身祭窑,终于烧出一种犹如鲜血般的红色瓷器。人们说是窑工女儿的鲜血染红了陶胚,因此就把这种鲜红的釉色叫做“祭红”。
祭红釉是利用铜在还原气氛下呈现红色烧制而成,但这种生产气氛不易控制,因而十分名贵,明中晚期曾一度失传,至清代才恢复烧造,色泽更加艳丽、多样。
祭红釉是景德镇的陶工在明宣德时期创烧的著名红釉品种,色似初凝的鸡血,深沉安定,莹润均匀,釉中无龟裂纹理,因祭红器作祭祀郊坛之用。祭红釉瓷器为景德镇所创制,是明宣德时创烧的著名铜红釉品种,因祭红器作祭祀郊坛之用,故名。始创于明永乐、宣德年间。因古时皇室常以它作祭器,故称“祭红”。古代,人们在配制祭红釉料时,往往将黄金、珊瑚、玛瑙、玉石等珍贵之物掺入釉料中,真可谓不惜工本。即使这样,也往往烧制不出好的成品。由于祭红釉瓷器历来难烧,因此它比其它色釉更为名贵。
深圳立信现展出精美祭红蒜头瓶(如图)高:44.5cm;底口径:12.5cm;口径:4.4cm。此件藏品经由权威专家老师鉴定确认,釉色深沉,釉面光润,釉中无龟裂纹理,不甚透明,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蒜头状,通体自然。此藏品现在深圳立信展厅展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往观赏品鉴。鉴定展览拍卖私下交易请联系青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