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墨山水尚处于探索阶段时,李唐政权在天祐四年(907)消亡,中国再度陷入分裂状态,这在客观上使唐人未尽的水墨山水画事业,在五代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封建统治政权的武装割据强化了水墨山水画的地区性特点,并带有地质构造上的不同特性。
继承唐代的五代水墨山水画,按北、南两路分道扬镳,形成了山水画史上的两大画派。在北方,有由唐末入后梁的山水画家荆浩。董源开辟的江南水墨山水画派是与荆浩对峙的两大流派之一,这是以地域划分的画派,也是画史上早的山水画流派,标志着山水画在艺术上的进一步成熟。
董源能作为江南水墨山水画派的宗主,除了前人的艺术积累、地理条件等因素外,南唐的政治、文化环境促成了绘画艺术的发展。与政权更迭频繁的北方梁、唐、晋、汉、周五代相比,南唐的社会政治环境要稳定得多,南朝于江南奠定的文化基础在南唐发挥出一定的作用。保大年间(943—947)初,李璟在宫中设立了翰林图画院,简称画院,直接为完成朝廷的命意而作画,董源常奉旨与画院画家们合作。当时享有盛名的画院画家有王齐翰、卫贤、周文矩、顾闳中、赵幹等,他们都长于或兼擅山水画。如王齐翰的《勘书图》轴(一作《挑耳图》,上海大学历史系藏)和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轴(宋摹,上海故宫博物院藏)等人物画中的屏风绘有山水。
董源字画鉴定方法鉴定机构,咨询:a(钱经理)
董源在北宋中、后期,首次受到沈括、米芾、苏轼等文人的推崇,他们深为董源真率潇洒的笔致所折服。董源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受到文人们的青睐,是因为这些文人画的开宗立派者推崇自然、放达和潇散的审美趣味,而董源山水画的艺术内涵正在于此。
董源一生作画极其勤奋,仅北宋的《宣和画谱》就著录了内府庋藏的78件名作,今鲜有存世者。观其图名,可知董源喜画夏山和雪景寒林,人物活动如渔舟、隐士、牧牛、渔归、荡浆等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五代画家作画,和前人一样,一般不落名款,董源也不例外。今作为董源的山水画有十幅左右,其依据主要是后世可靠的题跋论证和收藏印、画史著录等,虽不能都确定为是董源的真迹,有些可能是后人仿作,但可以确信,这些都属于富有董源画风特色的山水佳作,具有颇高的艺术价值。
董源字画近几年成交记录:
奚冈1800年作临董源成交价:284万 成交日期:
董源北窗读帖成扇设色金笺-----成交价:215万 成交日期:
董源传夏山图手卷淡设色成交价:373万 成交日期:
董源风雨归舟立轴设色绢本-----成交价:557万 成交日期:
戊子1948年作仿董成交价:539万 成交日期:
董源临倪云林湖光山色镜心水---成交价:173万 成交日期:
董源水岸幽居成扇设色金笺-----成交价:311万 成交日期:
董源字画哪里收购哪家收购公司快,咨询电话:(钱经理)
“卧游江山——中国古代山水画手卷展”将在今日正式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从五代时期到清朝中期的各派名家作品。展览将持续到11月30日。届时,爱好者和观众们不需在外旅行,就可在辽宁省博物馆一楼一、二展厅畅游中国山水。
本次画展从董源作品开始“卧游”山水,依次展现了太湖、西湖、富春山等风景名胜。董源作为南派山水画鼻祖,谈及他的传世作品有几件时,辽宁博物馆艺术部主任董宝厚透露:“董源传世作品目前大陆就这么三幅作品。辽宁博物馆有一幅《夏景山口待渡图》,故宫博物院有一幅《潇湘图》、上海有一幅《夏山图》。”
这次展览挑选出的33幅山水画作品,有7幅作品属于一级品,另外,有20余件作品是首次展出。董宝厚表示挑选作品的初衷符合卧游主题:“它必须是手卷山水画,才能符合卧游江山的主题,手卷展两个展厅才展出30多件,这次展览叫卧游江山,手卷更适合表现山水连绵不绝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