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代批评家李日华记载:“黄子久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莫测其所为,又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激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亦不顾。”又有人说他“尝于月夜棹孤舟,出西郭门,循山而行,山尽抵湖桥,以长绳系酒瓶于船尾,返舟行于齐女墓下,率绳取瓶,绳断,抚掌大笑,声震山谷,人望之以为神仙。”
在一生以“所学者大痴也,所传者大痴”为己任的王麓台看来:“倪迂秀洁,大痴豪。”龚贤也说云林妙在简,大痴妙在“松”。在我看,云林的画是笔下有霜的感觉,而黄公望则是笔下有光的感觉,那玉一样的《九峰雪霁图》其实是为了回归宋画的滋味,怪不得八大山人会说“一峰还写宋山河”呢,这里的一峰指的就是黄公望。
黄公望字画市场行情如何黄公望字画哪里买家,咨询:a(钱经理)
国人追求完美,但很多事往往不能十全十美,美玉有瑕,人有缺点,事有曲折。佛家也有云: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为也!中国古代文化亦如此。对于历经千年传世佳作来说,其实也有许多瑕疵与不足,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便是其中之一。
明朝末年,该画传到至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宽33厘米,长636.9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较短的一段称《剩山图》,宽31.8厘米,长51.4厘米,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黄公望字画近几年成交记录:
黄公望成交价:362万 成交日期:
董其昌丁卯1627年作成交价:161万 成交日期:
王原祁仿黄公望陡壑密林图-----成交价:471万 成交日期:
黄公望成交价:418万 成交日期:
黄公望传溪山胜景册页成交价:241万 成交日期:
黄溍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手卷---成交价:261万 成交日期:
黄公望成交价:394万 成交日期:
黄公望字画收购价格是多少,咨询电话:(钱经理)
黄公望所绘《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历朝历代都有仿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子明卷》和上海故宫博物院的《沈周临摹本》是后临摹前的代表作。
我家里挂了两张复制品的黄公望的画,一张是《九峰雪霁图》,装了镜框,挂在阳台上,不经意中我会看一看,那个年代就可以画那样现代的画,真的有一点匪夷所思,另一张也是他画的九峰的图,只是他画的是秋天,一派萧瑟。黄公望好像一生都活在两个季节,就是秋天和冬天,但好像主要是秋天,他的画大抵是萧散而苦涩的。
《庄子》内七篇后一篇为《应帝王》,此篇后一段讲一个关于浑沌的故事:南海之帝叫儵,北海之帝叫忽,中央之帝叫浑沌,儵与忽到浑沌那里,浑沌对他们很好,儵与忽就商量报答浑沌,二人都觉得人有七窍很好,就想为浑沌凿,日凿一孔,七日浑沌死。黄公望信奉的应该就是这种“浑”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