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元青花的认识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华盛顿弗瑞尔美术馆的约翰·波普博士。当时,他由伦敦大学大古玩基金会收藏的一对“古玩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花瓶入手,对照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和伊朗阿德比尔神庙收藏的具有相似风格的青花瓷器,对元青花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提出了著名的“古玩型青花瓷器”的理论。此后,海内外掀起了持续的研究元青花的热潮。
目前,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和研究的日益深入,我们已基本弄清中国青花瓷器起源、发展的脉络,学术界对“古玩型青花瓷器”——典型元青花的生产时间也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即为元代后期景德镇窑所生产,其上限不超过十四世纪三十年代,下限为古玩十二年(1352年)红巾军攻占饶州时止。因为此后十余年,景德镇及附近地区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中心战区,连年兵燹不绝,景德镇窑不可能在战争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产。综观以往的研究,成果卓著,但关于文化内涵的分析相对较少。笔者在此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入手,以元青花中体现的伊斯兰文化因素为着眼点,从造型、纹饰两个方面阐述元代青花与伊斯兰文化的内在联系。
元青花大碗拍卖在哪家公司可信,咨询:(刘总)
元代瓷器中多见体量巨大的碗、盘,这在其他各朝制品中极为罕见。目前存世的元青花中,大盘的口径多在40-50厘米之间,大的可达57厘米。口沿有菱花口和圆口两种。菱花口盘只在口沿分瓣,多为十六瓣,也有十三、十四、十七瓣,器身不分瓣。目前发现的器身分瓣的元青花盘仅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花莲池杂宝纹莲瓣形盘,然其口径为29.6厘米,不属于大盘的范畴。装饰技法上,元青花菱花口盘既有青花,也有青地白花,而圆口盘一般为青花。元青花大碗数量较大盘而言极少,仅见于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伊朗国家博物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机构。它们的基本造型为深腹,小圈足,敞口或敛口,口径在30-40厘米之间,大的达到58厘米。
这些大型碗、盘与中国传统的瓷器不同,更接近中亚、西亚地区的陶制和金属的大盘。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十一世纪伊斯兰银盘,口径为43.5厘米,与青花大盘类似。大碗是中东地区的常用器皿,特别是自九世纪以后,直径30厘米以上的彩绘陶碗在波斯地区十分流行。这类碗盘多为饮食器皿,用以盛放食物或饮料。此外,也有一些碗盘被作为装饰物镶嵌在建筑外墙、居室和陵墓中,这在东非地区考古发现的宫、寺、陵墓等遗址中都有所发现。这种做法在十五世纪以后的西方更为常见,许多外销瓷即以相似的方式摆设、陈列。中、西亚及东非,乃至我国新疆等伊斯兰教盛行地区,民众席地或围桌而坐,共饮同食。托普卡比宫博物馆中收藏的十五世纪波斯手抄本图书的插图中就有穆斯林们围坐进食、碗盘交错的场景,可为佐证。
上海艺术品交易公司近几年对元青花大碗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青花松竹梅纹梅瓶价格:RMB日期:
代青花凤首纹壶价格:RMB日期:
武夷岩茶叶附青花人物梅瓶------价格:RMB日期:
青花龙纹四系扁瓶价格:RMB日期:
青花鱼藻纹花口大盘价格:RMB日期:
青花松竹梅纹梅瓶价格:RMB日期:
青花麒麟大盘价格:RMB日期:
青花高足碗--价格:RMB日期:
代青花凤首纹壶价格:RMB日期:
青花高足碗--价格:RMB日期:
元青花大碗怎么去鉴定收费贵吗,咨询电话:(刘总)
在中国古陶瓷收藏界,元青花一直就是收藏王冠上的“顶上明珠”。本次“我家有宝”,十分难得的是有一位来自湖南的藏家献上自己多年的珍贵收藏给潘继生先生鉴定。让潘先生感叹的是,此次的鉴宝规格十分之高,“不要说是民间收藏,就是博物馆,元青花全品也非常罕见!”
此件珍贵的青花瓷产自景德镇,学名为“青花缠枝鸳鸯莲池纹大碗”,潘继生介绍说:“很多人都看重元青花在拍卖市场几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昂贵价格,但我希望藏友们能明白,元青花重要的意义是开创了一个瓷器的新时代,将中国瓷器由素瓷向彩瓷过渡,并让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潘继生对这件瓷器进行了仔细的鉴定,从外观上看,“撇口深腹微鼓、小圈足、底足无釉,为元青花典型器型之一”;从花纹入手,“碗内外均绘青花纹饰,内口沿绘缠枝花卉纹一周。碗心绘莲池鸳鸯戏水图纹,为元青花常见之纹饰,池塘中荷花盛开,水草摇曳,一对鸳鸯正戏水其间,上下左右共分四组画面。笔致流畅、青花浑散自然、外壁绘一周缠枝莲纹,腹部以下为一圈变形莲瓣纹。造型规整、端庄稳重、花纹清晰、釉色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