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
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
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大康通宝如何参加收购,咨询:(罗经理)
中国是世界上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
令停铸铁钱后,政府便不再用铁铸钱了。
古代黄金货币。古籍记载商周时就有黄金货币了。秦、西汉都一直延用黄金币,东汉时黄金大为减少,从此黄金逐渐失去其法定的货币地位,由于黄金价值上涨,人们多以黄金做成装饰品或其他艺术品,使之贮藏功能获得重要地位。唐宋时代一直没有恢复黄金的法定货币地位。
大康通宝近几年成交记录:
辽代小平一组十枚包括:重-----成交价:178万 成交日期:
辽代辽代大康通宝一枚成交价:314万 成交日期:
辽·“大康通宝”助国手版-----成交价:479万 成交日期:
辽代辽代大康通宝一枚成交价:226万 成交日期:
辽代小平一组十枚包括:重-----成交价:262万 成交日期:
“大康通宝”铜雕母成交价:562万 成交日期:
辽·“大康通宝”助国手版-----成交价:151万 成交日期:
大康通宝现在价格是多少,咨询电话:(罗经理)
古代货币。春秋战国时代早使用银币,那时的银货币有布状、版状和圆饼状。秦始皇统一货币后,下令不许以白银为货币。魏晋、隋唐有少量银币,到了宋代白银使用范围和数量大大增加,白银在流通领域地位超过黄金。宋后期又下令废止,元代以纸币为普遍,明代之后白银又渐渐成为普通用的货币。清代货币以银为主,以铜为辅。清末至民国,各地还多有银币发行,品种繁杂。古代的纸币。北宋的“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早的纸币。元朝以使用纸币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用桑皮纸为钞料,一贯钞高一尺、宽六寸,是我国大的纸币。清初不印纸币,后由于国家困难,印发“户部银票”,简称“官票”。以后又发行“大清宝钞”,简称“宝钞”,面额复杂,很快就急剧贬值。到咸丰末年、官票已成废纸,宝钞一贯仅值二三文。同治以后,停止使用纸钞货币,仍行铜钱。
大康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辽国道宗皇帝大康年间(公元)铸造。钱文粗疏,制作不精,如今已经比较少见。另铸有"大康元宝"钱。
辽道宗耶律洪基大康年间(年)铸。面文"大康通宝"四字楷书,然隶味犹存,旋读;光背无文。径2.3~2.4厘米,重2.7~3.5克,版式变化较多,然无论制作、文字,通宝钱均较元宝钱工整匀称,少数钱堪称佳美。大康通宝传世甚丰,辽故地每有出土。又,1972年吉林辽墓出土"大康六年"(1080年)瘗(音义)钱一品,制作精整,至为珍奇,且可与"清宁二年"瘗钱互为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