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怎么去辨别大清同治粉彩瓷器的真伪

  • 发布时间:2017-10-19 08:10:27
    报价:面议
    地址:广东,深圳,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公司:深圳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清同治年间名窑粉彩瓷器传世品不是很多。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同治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同治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据史料记载,同治七年皇帝大婚,由江西巡抚景福负责烧造“大婚礼造器”达七千余件;同治九年为慈禧烧造一批陈设体和殿的“体和殿”款瓷器;光绪时为慈禧寿辰又烧制了数以万计的色地粉彩瓷器。这些宫廷用瓷,装饰风格基本相同,除了少量用冷色地外,大都以浓重的暖色做地,如大红、大绿、明绿、明黄、藕荷等色地,绘寓意万寿喜庆的花鸟、花卉纹饰,题材丰富,同治皇帝大婚粉彩餐具以明黄为地,绘红蝠金团寿、五蝠捧寿、蝴蝶双喜、梅雀与丛竹等达十多种纹饰,都是经过“大内”批准制作的。

    本次上拍藏品高5.7cm,口径20.6cm此盘葵口外撇呈菊花瓣状下收,足部外撇、深凹足平底胎土淘练精细。修胎工艺精湛、彩面色浆自然、釉面洁白莹润粉彩绘西蕃莲纹,色彩艳丽,浓淡技法娴熟,用笔流畅,优雅大气。足内矾红字“大清同治年制”六字篆书款。为同治年间真品无疑,同治时期的白地粉彩瓷器色彩较浅淡,喜绘折枝花卉。此时乾、嘉常用的色地“开光”装饰已基本停用,仅在皇帝和皇后结婚时专用粉彩瓷器上才有“开光”龙凤的画面。

    大清同治粉彩瓷器近期拍卖成交记录,咨询:(刘总)

    粉彩瓷的花纹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鲜艳,打破了过往瓷器色彩单调的局面。其多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为主,如龙凤纹、福禄寿、松鹤、桃、八仙等,山水景物、人物故事、花卉鸟兽、草木虫鱼皆可入画,极富诗情画意,融汇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形象生动。如今,粉彩瓷越来越受收藏者欢迎,在收藏界享有“一粉彩器顶三青花”的美誉。

    近些年来,彩瓷收藏行情大涨,早在2001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清雍正粉彩蝙桃橄榄瓶”就已被拍至4150万港元;2006年佳士得推出的大收藏家张宗宪收藏的“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当时粉彩瓷器的市场高价;2011年佳士得春拍上为人所瞩目的“清乾隆粉彩镂空团螭龙纹时时报喜转心瓶”,估价高达2亿元,至今也仍传为行业佳话;2013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刷新了康熙时期瓷器拍卖的高价成交纪录,使得康熙瓷器实现了突破5000万元大关。这些藏品虽不是晚清时期作品,但足以可见粉彩市场的认可度。

    上海艺术品交易公司近几年对大清同治粉彩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清同治粉彩花果开光人物纹大----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蓝地粉彩花蝶纹扇形水----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粉彩开光花卉大香炉------价格:RMB日期:

    绿釉粉彩博古缸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粉彩开光花卉大香炉------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珊瑚红地粉彩博古纹瓶----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粉彩折枝花卉纹捧盒------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黄地粉彩百寿纹蝠形花----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粉彩耕织图挂屏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粉彩人物七巧碗价格:RMB日期:

    历年大清同治粉彩瓷器拍卖成交价格记录,咨询电话:(刘总)

    2006年以来,受清三代官窑瓷器行情持续攀升的影响,晚清名窑瓷器的价格随之大幅上涨。虽然相对清三代瓷器而言,晚清瓷器的价格较低,正因为如此,瓷器收藏者近年来纷纷将视角转移到了这一板块上。粉彩是乾隆时期由斗彩演化而来的创新品种,绘画工艺复杂,烧制难度极高,但烧造出来的瓷器色彩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

    粉彩瓷器尊贵典雅,釉彩妍美多姿,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珍罕程度必为世人所推崇,其具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之处,即在于它的出现丰富乾隆朝洋彩瓷器的实物资料,印证文献关于乾隆朝洋彩烧制的记载,还原一段近乎遗忘的辉煌历史,它的出现开启了中国陶瓷工艺史上一个新潮流的到来,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盛况,蕴涵着千古一帝的无比自信与至高品味,殊为可贵!

    目前艺术品市场上各个朝代的瓷器,成交量高的是清代瓷器,而且还屡创高价。清代瓷器中,又以康、雍、乾三朝瓷器为精,因三朝帝王对瓷器的热爱,不惜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所以烧制出的瓷器达到了中国瓷器的水平。清三代的御用瓷器,必须经过督窑官的精心挑选,如有瑕疵立即销毁,民间极少流传,所以市场价格十分惊人。也因此,清代瓷器受到收藏家的追捧,占据了中国瓷器拍卖的大半江山。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