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作为玉制礼器之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而关于玉璧这种器物有名的记载,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和氏璧的故事。那么玉璧的形制是怎样的呢?《说文》释璧:“瑞玉,圆器也。”《尔雅》记述:“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这里的“肉”是指玉璧的璧体,“好”则是指玉璧中间的圆孔。其实完全符合这种标准比例的玉璧并不多见,所以用现代语言来概括就是:玉璧是一种扁圆形环状的玉器。当然玉璧在造型上并不拘泥于扁圆形,还有其他的形状,如连环璧、出廓璧等。
玉璧的用途很多,随着朝代的更替,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商周时期的玉璧是贵族阶级专用的礼器,用以祭天,也用作贵族象征身份的信物。到了战国时期乃至两汉,由于礼制的衰落,玉璧开始大量被用来作佩饰玉和殓葬用玉。到了宋代,重新开始重视玉璧的使用,并沿用了古时的用璧制度。元明两代玉璧式样多为仿古玉璧,大多作佩玉和殓葬。到了清朝,玉璧则很少用于陪葬了,而主要用于祭天(礼器)和玩赏。
哪里有战国玉璧交易中心,咨询:(周经理)
战国是玉璧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此期玉璧承袭了西周、春秋的风格特征,又有区别于传统的变革创新,在形制、纹饰和工艺水平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汉代形成玉璧发展的鼎盛局面提供了极好的范式和基础。战国玉璧素为收藏家所重,然当今市面所见,优劣不一,真伪混杂,须从多角度细审详辨,慧眼识珍。笔者依据一些年代较为明确的考古资料,对战国玉璧的相关问题略作讨论,不确之处,望方家指正。
从型式上看,常见的战国玉璧,大致可划分为三型:
A型:圆形扁平体,正中有圆孔。以器表纹饰之有否及纹饰的分区情况,又可分为三个亚型。
Aa型:器表有纹饰,不分区。根据纹饰形态的差异,复可细分为七式。
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战国玉璧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战国玉璧----价格:RMB日期:
战国蝌蚪纹玉璧一对价格:RMB日期:
谷纹玉璧----价格:RMB日期:
近代红木嵌战国玉璧插屏价格:RMB日期:
战国铜座玉璧价格:RMB日期:
玉剑璲、小玉璧、工字珮共------价格:RMB日期:
战国乳丁纹玉璧价格:RMB日期:
螭龙纹玉璧--价格:RMB日期:
谷纹玉璧----价格:RMB日期:
近代红木嵌战国玉璧插屏价格:RMB日期:
战国玉璧市场行情分析,咨询电话:(周经理)
Ⅰ式:浅浮雕虺龙纹(图一:1):直径5.2l厘米,孔径2.8厘米,厚0.7厘米。乳白色,扁圆体。内外边沿琢出凸起的弦纹,两面皆雕隐起的六组虺龙纹。山西长治分水岭53号墓出土。
Ⅱ式:阴刻虺龙纹(图一:2):直径15.4厘米,孔径6厘米,厚0.5-0.9厘米。青玉质,有褐色、灰色、红色沁。扁圆状,薄厚不一,一面有一道明显的切割痕。两面纹饰相同,内外缘各琢两周阴线廓,廓内阴刻网格纹和虺龙纹。湖北荆州熊家冢4号陪葬墓出。
Ⅲ式:浅浮雕云谷相杂纹(图一:3):直径8厘米,孔径3.4厘米,厚0.6厘米。青白玉,一侧沁为褐色。内外边缘以綯索纹为界栏,表面浅浮雕云纹,其间夹以谷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Ⅳ式:阴刻云谷相杂纹(图一:4):直径7.1厘米,孔径3.15厘米,厚0.4厘米。青玉质,有黄褐色沁。扁平体,正圆形,两面纹饰相同,皆为阴线较宽的云谷相杂纹。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
Ⅴ式:浅浮雕谷纹。又有两种形态:一如上海信阳长台关1号墓所见者(图一:5):外径11厘米,内径5.9厘米,厚0.65厘米。灰绿色玉质,局部沁为黑色。圆形扁平体,两面饰谷纹,纹样单元形态较扁矮,形同卧蚕。又如安徽长丰杨公8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璧(图一:6):外径14厘米,内径4.7厘米,厚0.6厘米。白玉质,局部沁为褐色。扁圆状,内外缘琢出斜棱。表面满饰排列规整的浮雕谷纹,纹样单元浮凸较甚,颇状乳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