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春拍推出的“雅趣流芳——陈玉阶珍藏”专场,以白手套100%成交录得2.1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71亿元)的佳绩;而香港苏富比秋拍推出的“古城雅韵——京都珍藏清代御瓷”专场,更是仅以6件拍品100%成交就缔造了1.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的惊人纪录。2013年度成交价高的10件单品中,香港苏富比占据8件,拥有优势。
在收藏大腕们争相大撒金钱的苏富比、佳士得私人专场拍卖的背面,综合中国陶瓷艺术品日场拍卖其实才是市场的正常景象,这里是绝大部分严肃严谨、专业认真的资深行家、商家和收藏家们的战场。比较2012年与2013年香港苏富比、佳士得拍卖的季度综合日场成交结果,可以看出中低端市场的变化不大,缺乏新买家与新资金入场参与支持,一些常见或缺乏艺术趣味的行货,成交价格甚至再度下跌了10%-20%。
明代陶瓷器收购价格前景怎么样,咨询电话:(周经理)
虽然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为了40周年庆典而全力征配的秋季日场取得了8.0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47亿元)的历史新高纪录,但很大原因是基于低估价高成交率的市场策略。中低端价格市场(指单品价格在人民币200万元以下)同时也是内地两家主要拍卖公司——中国嘉德与上海保利的主要营运目标,统计结果显示,两家公司的战绩表现亦与香港苏富比、佳士得雷同,综合变化不大,如果除去书画部分较为强劲的表现后,则器物部分的结果黯淡。事实上,以上海保利为例,年度成交总额已从高峰时期2011年的110.5亿元跌至2013年的56.9亿元。
明代瓷器的发展是由宋代成百上千窑口百花争艳的态势经由元代过度之后,到明代几乎变成了由景德镇各瓷窑“一统天下”的局面。官窑以品种丰富多彩,达到了“制作日巧,无物不备”的程度而著称,是明代瓷器的鼎盛时期。
明代瓷器装饰技法以青花为主,器型上,历年明瓷交易以碗居多。纵观明瓷交易,成交价排行榜前10中青花包揽了7席,明成化青花宫碗夺得榜首,据悉,眼尖的行家发现此件天价拍品曾见于交易。
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明代陶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明代17世纪ARAREH------价格:RMB日期:
明十七世纪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价格:RMB日期:
1923年伦敦出版RL价格:RMB日期:
明代成化斗彩麒麟海水蕉叶纹----价格:RMB日期:
1923年伦敦出版RL价格:RMB日期:
限量编号原函精装乔治·欧------价格:RMB日期:
明代成化斗彩麒麟海水蕉叶纹----价格:RMB日期:
明永乐青花垂肩如意折枝瑞果----价格:RMB日期:
1928年作限量编号精装------价格:RMB日期:
年作限量------价格:RMB日期:
明代陶瓷器怎么去查看市场怎么样,咨询电话:(周经理)
1981年5月20日在香港苏富比交易会上以400万成交,1997年佳士得香港以800万成交,与如今的1.4亿相比,可谓是前十六年翻一番,后十六年翻十五番。
明朝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发展了元青花的技术,并不断加以改进,使其在明末清初达到巅峰,并在康雍乾时期继续发展。作为中国瓷器的代表,带有明代文人精神的青花瓷在交易市场中才刚刚显露出它真正的历史与审美价值。藏家翟健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前明代瓷器一直被市场低估,但将会是市场下一个重点。
以瓷杂拍卖为特色的上海东正,一件被誉为日本弘治御窑珍品的明弘治御窑青花“游享中和”龙行莲池图盘以897万元成交,远超过估价450万-550万元。据了解,在可查著录资料中,与该拍品纹饰尺寸相同者仅两件,分别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及大英博物馆戴古玩基金会。
日前以2.8亿元成交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明清瓷也再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而与明清瓷器相对的宋元以前的高古瓷,便成了被冷落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