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原来不见谱载的金朝折十大钱业已发现多种,如折十通宝有:明昌通宝,天会通宝,阜昌通宝,贞元通宝,开兴通宝,金国通宝等。折十的重宝钱有:收国重宝,天辅重宝,天眷重宝,皇统重宝,承安重宝,元光重宝,正大重宝等。可以说金朝实行的不是三等钱制,而是五等钱制。至于金朝五等钱的大小分级,按笔者手头实物和所见的资料,个人以为其大小分级可为:小平:24毫米左右;折二:28毫米左右;折三:32毫米左右;折五:37毫米左右;折十:42毫米左右。本人所藏的一枚贞祐通宝--直径43毫米,应为折十,一枚贞祐元宝直径33毫米,应为折三。
金的钱币铸行,并未完全搬用辽朝旧规,还吸纳了宋钱币的优点。如:辽钱没有篆书,没有对子钱,也没有重宝(或许是没发现),可是金朝的钱币则多是元宝、通宝、重宝“三宝同铸”,既有篆书钱,也有重宝钱。关于重宝钱,本文笔者辽金泉已有论述。
贞佑元宝小平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咨询:(罗经理)
金钱钱文,多用真书,篆书两种字体,形成了“对子钱”。钱的铸造质量,精美程度显著高于辽朝,甚至超过宋钱,如备受泉家钟爱的阜昌钱,泰和钱等实属美轮美奂之品。关于对子钱。已发现的金朝对钱,就笔者所及,有铸造早于贞祐的天眷,皇统,阜昌,泰和,崇庆,至宁;在贞祐之后的--兴定,元光,还有金朝的后一个钱“天兴”。贞祐元宝篆书小平承上海藏家郭先生惠让,照片见上,这使金对钱家族又添一成员。图中的折二十阜昌元宝,直径近60毫米,购于阜新一货泉老者。此两钱所有钱谱无载,十分罕见。
贞祐元宝是金宣宗(1213—1214年)年间铸,至今还是孤品,它的发现却富有传奇性:发现于印尼巴厘岛.它的发现者是日籍华人平岛春水先生,平岛原名郑添旺,祖籍台湾省台中市,经营集币多年.大约在二十多年前,他听说在巴厘岛上发现大量中国古泉,于是出资购下十余吨,在当地培训6人,专门检选古泉异品,"贞祐元宝"即在其中.津门咸丰大泉室齐宗祐先生,近年曾到日本东京访泉,曾目验了这枚贞祐钱,钱文楷书秀美,与常见的金正隆、大定的规制极相似.齐先生认为此钱曾长期流通过,估计是早年流徙东南亚的华人带去的.此其贞祐钱存世之一.
艺术品元宝小平近几年成交记录:
艺术品通宝---成交价:242万 成交日期:
艺术品通宝小平成交价:539万 成交日期:
金“艺术品通宝”成交价:226万 成交日期:
金“艺术品通宝”成交价:225万 成交日期:
金“艺术品通宝”成交价:118万 成交日期:
金艺术品宝卷柒拾贯印板成交价:366万 成交日期:
寿山白芙蓉钱样币艺术品宝成交价:332万 成交日期:
贞佑元宝小平快速交易 咨询热线: 咨询:(罗经理)
在1958年以前,我曾与古泉收藏家罗伯昭先生有过通信.罗伯昭,字沐园,四川籍,是上海泉币学社副社长,他曾寄我金贞祐三年(1215)五地通用的壹拾贯纸币铜版的拓本(铜钞版原物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贞祐通宝"(图2,对读)的拓本.他的这枚泉得自开封李峻岭处,罗获此泉,万分惊喜,因赋诗一首:"隆定遗风自一家,簪花格子玉无瑕,无情是西安使,忍与将军贯作甲."贞祐三年五月废铜钱而行纸钞,西安节度使乌林达·与说:"怀州(今洛阳以北)旧铸钱钜万,今既无用,愿贯为甲,以给战士."(<食货志>)罗先生在诗中对金代铸钱的精美加以赞颂,而对乌林达·与毁钱改作盔甲感到痛惜.此其贞祐钱存世之二.
5月24日,在中国嘉德2007春季拍卖会“邮品钱币铜镜”专场第三天的拍卖中,一枚“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钱币以134.4万元人民币成交,刷新了由中国嘉德保持的中国古钱币拍卖世界纪录。这是自本届“邮品钱币铜镜”专场开槌三天以来中国嘉德刷新的第三项世界纪录,前两项世界纪录分别是由一枚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金质呈样币(成交价元)创下的中国钱币拍卖世界纪录,和一张“宣统辛亥年上海官银钱号拾两”纸币(成交价元)创下的中国单枚纸币拍卖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