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图用赭石,并参以水黑数色,峰头山脊,用笔浑厚,得苍劲之感,皴笔繁密,披麻皴等相施并用。画面上题记为:“一湾碧水湖如镜,三向青山列帷屏,时属壬戌(民国十一年)秋为铭卿仁翁先生雅玩,仙槎写。下钤“印”白文方印。
1999年,浅绛彩次登上了嘉德的拍场。第二年,其创始人程门的一件山水图瓷板,起拍价仅为一万五千元,终却以流派结束。在此后的10年内,浅绛彩的价格开始逐渐上升,到2006年左右,浅绛彩的继承者们开创的新粉彩,也为世人所接受,出现在大小拍卖现场。但在那时,两者的价格在瓷器收藏中仍然是很低的。一个民国新粉彩水盂,起拍价1500元仍然没人要;一个程门浅绛彩山水瓷板,成交价也不到10万元。2009年,中国嘉德推出了王少维、程门、金品卿创作的三件山水、花鸟浅绛彩瓷板,起拍价35万元。此后,浅绛彩和新粉彩都开始出现令人瞠目的上涨。2012年,任焕章创作的浅绛彩人物花鸟大瓶(一对)以276万元成交。去年,一个王琦、王大凡、何许人、汪野亭合创的新粉彩“四方笔筒”以1200万的价格成交;到了今年,一块王琦的瓷板更是超过了2000万。
浅绛彩瓷板画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咨询:(耿总)
在孙林伟的收藏中,也不乏这样的精品。其中既有浅绛彩创始人程门创作的人物帽筒,也有等级很高的乐道堂主人款山水高足碗;在新粉彩中,也有汪野亭、毕伯涛等“珠山八友”的作品,还有八友弟子邹岭等人的精品。
瓷器中的彩绘瓷有诸多品种:五彩、三彩是以使用彩料的多少来称呼;硬彩、软彩是以彩料的质感来区分;而浅绛彩则是以绘瓷的彩料颜色来命名的。浅绛瓷虽然只盛行于清末至民初短暂的数十年间,但是在中国陶瓷史上却留下了清新淡雅的一笔。当时景德镇的绘瓷艺人受水墨画名家风格影响,在白瓷上先进行水墨勾勒、皴染,再施以淡赭、花青、浅绿,着意于轻淡柔和,一改艳红浓绿风格,赢得了当时人们的青睐。
亚洲私藏国际交易中心近几年对浅绛彩瓷板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金品卿浅绛彩花鸟挂屏一对------价格:RMB日期:
王少维浅绛彩人物挂屏价格:RMB日期:
浅绛彩山水瓷板画价格:RMB日期:
王少维浅绛彩人物挂屏价格:RMB日期:
王少维浅绛彩人物挂屏价格:RMB日期:
程门浅绛彩鸳鸯挂屏价格:RMB日期:
民国浅绛彩山水瓷板画插屏------价格:RMB日期:
民国“汪照黎款”渔乐图浅绛----价格:RMB日期:
民国“汪照黎款”渔乐图浅绛----价格:RMB日期:
王少维浅绛彩人物挂屏价格:RMB日期:
浅绛彩瓷板画快速交易 咨询热线: 咨询:(耿总)
浅绛彩瓷在烧制工艺上属于低温釉上彩,画面彩料容易磨损脱落,不易长时间保存。在汴梁鉴宝活动中,某位藏友带来的两块浅绛彩瓷板,因其保存完好,淡彩润秀,感觉不错,但因当时藏品太多,只来得及拍照存档。近日闲暇从电脑中调出这两块瓷板的照片细审,发觉竟是清末民初浅绛彩瓷画大师汪友棠的作品,而且又是用来赠给清末重臣鹿传霖的礼品,诗书画印浑然一体,内涵丰富,弥足珍贵。
其中一块尺寸为23厘米×16.5厘米的文饰画浅绛彩人物,表现的是“秦国丞相百里奚认妻”的故事。另一块尺寸为38.5厘米×28厘米,为文饰画浅绛彩山水,画面上山石平缓险峭相间,设色虚实浓淡相宜,颇有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之笔意。画面上方留白处以流畅的行书题有:“沧江隔岸转峰腰,蹗蹗车轮度小桥。何似老渔闲把钓,忘机物外乐逍遥。时属庚子之初冬,姊丈滋轩大人雅玩,弟王聚奎赠,汪友棠写。”下面画朱文印一枚。
汪野亭四屏瓷板画,长:76.5cm,宽24.5cm四条屏瓷板画发轫于唐代,初是以墓志的形式出现的,如曾出土有唐代越窑青瓷墓志瓷板。但在漫长的古代制瓷史中,瓷板的发展极为缓慢,这是因为,在古代制瓷技术下,瓷板的烧制是很困难的事,而在中国传统“经世致用”造物观的影响下,瓷板的实用功能很弱,以致无论官窑还是民窑均不愿意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