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文物鉴定、交易、拍卖、展销请联系:林女士
7月5日的早晨,凉风习习,刚下车,崔艺民老先生就迎面而来,与其交谈,老人爽朗的笑声洒了一路。老人住在老年公寓,室内陈设简单,靠近窗户的墙上,京胡、二胡和板胡错落有致。
被誉为“西北钱王”、“西宁钱王”的崔艺民喜欢收藏古钱币,2009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向国家捐献了耗费30年心血所珍藏的3200枚古钱币,近五十箱。崔老回忆,当时为确保钱币安全,由近十名安保人员搬走并一刻不离古钱币左右。崔老所珍藏的古钱币共有28套,涵盖了商、周、春秋、战国、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五代、北宋、南宋、西夏、金、元、明、清等朝代,堪称中国古钱币之大全。
崔老说,受父亲喜欢收藏古籍善本和古钱币的影响,他从1978年开始,就踏上了寻找、收藏古钱币之旅。近40年来,他在精心珍藏父亲所留古钱币的基础上,为集全所缺古钱币种类,足迹几乎踏遍了全国各地。
清末青海大部分
用的是“麻钱”
“清咸丰年间,西宁属甘肃管辖,称西宁府,青海老百姓手中使用的钱,大部分都是由甘肃省‘宝巩铸钱局’铸型的各种不同面额的铜质方孔圆钱,有当圆、当五、当十、当五十,大面额的还有当百、当五百、当千。这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麻钱’,供应地区有宁夏和青海,当时每个省的铸钱局名称都不一样,但开头都有‘宝’字样。另外由于青海地处西陲,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经济萧条,货币流通方面,人们长期以来多习惯于使用硬通货(白银、银元、铜元)。那时候的青海还没有银号,也没有钱庄,一般的金融活动全赖商业信贷、商业汇兑(俗称拨兑)。” 崔老聊起钱币时,总是情不自禁地讲述它们的历史,他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头沉思,他思维的跳跃与逻辑的严谨常常引起听者的感叹。
据《西宁城中文史资料》记载,清代末年,西宁市场上流通使用的是光绪大龙银币、光绪铜圆及麻钱。麻钱是清代用每个皇帝年号铸造大小不等的铜制圆形中间有方孔的钱币,中间方孔可用细绳将很多麻钱串起来,便于携带。有的年号的麻钱版别多,说明该皇帝执政时间长,如“康熙通宝”,有些年号的麻钱版别少只有一、二种,如“同治通宝”、“宣统通宝”。市场上流通的麻钱中还有一些其他朝代的麻钱,夹在中间流通,其中“汉五铢”和“唐开元”等极为珍贵。
藏品是你自己的,钱是别人的。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你刚好需要,我刚好专业,仅此而已!
没有卖不出去的藏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鉴定交易请联系:手机号/号 林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