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文物鉴定、交易、拍卖、展销请联系:林女士
“一带一路”科技文化展之“青出于蓝——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特展5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展出50余件自唐代至民国时期反映青花瓷技术、文化、艺术特征的代表文物,多角度地诠释青花瓷的发展脉络、艺术鉴赏、文化内涵、制瓷工艺、科学鉴定方法等。展览利用多种科技元素,让观众沉浸式、交互式地参观体验。
展览以青花瓷的起源、发展与交流为主题,聚焦青花瓷诞生、成长、繁荣与复兴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尤其是通过对青花瓷伊斯兰元素、外销足迹与技术传播等亮点的解读,彰显其深远的文化辐射力,再现昔日陶瓷之路的辉煌。
据介绍,该展览以全景解读为理念,从上海博物馆、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等单位馆藏中遴选了50余件代表文物:古雅朴拙的唐青花瓷片诉说着青花源起的故事;恢弘大气的元代青花揭示了青花技艺的高峰;玲珑奇秀的明清青花彰显着鼎盛时期的风范;西亚风格的青花瓷器反映着文化交融的强烈印记;而充满异域风情的外销青花瓷精品则昭示着其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提供了青花云龙纹盖罐、青花扁壶、青花海水矾红龙纹碗、青花阿拉伯文盖盒等25件(套)元明时期的文物,反映了该时期青花瓷制作工艺的发展及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征。据介绍,元代涩胎青花云龙纹砚盒特殊的呈色现象反映了青花钴料的呈色机理;明宣德时期的青花试料盘表明该时期陶工不再满足于使用单一青料,开始寻求青花色彩的新突破。而成化时期烧制的斗彩缠枝莲纹把杯发色淡雅,线条清晰不晕散,是当时国产青料——平等青运用的典范之一。
上海博物馆提供了20件(套)元明清时期历朝器型纹饰多样,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代表性青花瓷器。从器型上而言,涵盖罐、瓶、尊、碗、盘、笔筒等主流器物,亦有双颈油醋瓶等颇有特色的器型;从装饰主题而言,既有象征皇家气象的龙凤纹,亦有清新淡雅的山水、花鸟、人物主题,还有颇具中西合璧的装饰纹样。
藏品是你自己的,钱是别人的。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你刚好需要,我刚好专业,仅此而已!
没有卖不出去的藏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鉴定交易请联系:手机号/号 林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