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除了作石俑殉葬外,不见有收藏的例子。梁克家的《三山志》说,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庭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并一直影响到现在,成为一种历史性的社会风气。
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
寿山石摆件鉴定出手去哪里,咨询电话:(吴经理)
一看“因材施艺”是否恰当。寿山石雕艺术大的特点就是利用石料的天然色泽,雕刻出造型和色泽相适应的作品。我们在鉴赏和选购寿山石雕作品时要看雕刻艺人在“因材施艺”方面的独到功力。看看是否充分利用石质、石形、石色、石纹来确定相应的题材与造型,而不是牵强附会。二看技法是否合理。寿山石雕已由古墓葬出土的文化中看到的极为简练的技法,发展为现代精细的高浮雕、透花雕和圆雕等。一件寿山石雕精品往往综合应用各种传统技法。三看刀法是否充分。寿山石雕的技法,是通过运刀的刀法来体现的。寿山石雕的刀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简练的刀法,有朴茂的刀法,有浑厚的刀法,有秀凌的刀法。如薄意雕刻,花鸟雕刻,多用秀凌的刀法;如人物圆雕、古兽印钮等雕刻则多用朴茂的刀法,它适于收藏家、鉴赏家拿在手上“把玩”,而不刺手,另有一番情趣。
总之,成功的作品是作者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雕刻技艺和实践经验等诸多综合能力及水平的反映。美的表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想力量成正比的,寿山石雕艺术正是如此。
寿山石摆件近几年成交记录:
寿山石摆件-成交价:212万 成交日期:
双熊寿山石摆件成交价:217万 成交日期:
郭懋介作田黄石山居即景薄-----成交价:541万 成交日期:
罗汉寿山石摆件成交价:147万 成交日期:
黄金黄田黄冻石薄意随形章-----成交价:117万 成交日期:
清康熙寿山石嵌人物图雕空-----成交价:215万 成交日期:
十八罗汉纹寿山石摆件成交价:353万 成交日期:
寿山石摆件鉴定去哪里,咨询电话:(吴经理)
素有石中之王美称的寿山石历来就被我国人民所喜爱,相传早在宋代我国人民便开始了寿山石的收藏活动,人们大量的开采原石,再由工匠加工成各种精美的石雕艺术品,作为摆设或者把玩之物,而后出现的寿山石印章,更是将寿山石的特点发挥到了,而这些印章也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利。时至今日,虽然已经过去了上千年,但寿山石在国人心目中仍没有丝毫的褪色,相反在现代工艺师的精心雕琢打磨下,出现了许多集观赏价值与文化价值于一身的石雕精品,成为一种人们争先收藏的现代艺术品。
“280万、300万、350万……”上周日下午在福州举办的一场海外回流寿山石精品拍卖会上,一件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子贤雕刻的“童子弥勒”荔枝洞石摆件(规格:14.5×8×14.5CM),经过几轮竞拍后,终以460万元成交,博得会场上的满堂喝彩,将略显沉闷的拍卖会现场带进了高潮。该件拍品也成为这场拍卖会上成交额高的拍品。
拍卖会现场的众多买家在感叹“名家精品”仍有市场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透露,事实上,该件弥勒荔枝洞石摆件,质地晶莹剔透,雕工娴熟精湛,“去年就曾经有人叫价1000万元,估计和原本预期的成交价仍有一定的差距”。
==============================================================
如果您手里有藏品打算出手,可以尽快联系我,帮你藏品鉴定 私下洽购 高价收购 估价 拍卖欢迎来电咨询
广州溯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部:吴经理 电话:
(主要负责藏品交接,征集,洽谈合作)
号:关注了解上拍流程,私下流程,现金收购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