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于1936年在良渚首次发现,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反山遗址与瑶山遗址是迄今等级高、出土玉器数量多、器类为丰富、制作为精美、具影响力的良渚文化墓地,是良渚文化考古中为重大的成果,曾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这次良博展出的器型涵盖了玉琮、玉钺、玉璧、玉璜、玉管、玉手柄等良渚文化玉器种类,反山23号墓出土玉璧54件,曾引起极大关注;瑶山1号墓出土的玉龙首镯、7号墓出土的带有精美刻纹的玉三叉形器和玉锥形器、反山14号墓与瑶山7号墓出土的带有冠饰与端饰的整套玉钺等,都是良渚文化的罕见精品。
人类先民视玉为圣洁之物。良渚文化时期玉器得到空前发展。良渚文化玉器大致分为礼器、装饰品、组装件和杂器四大类,不仅造型端庄、品种丰富,而且有鬼斧神工的精湛技艺!良渚玉器中的礼器(礼玉),大致有琮、璧、瑗、铖、柱、圭等器形。玉琮是良渚文化重器,有扁筒形和方柱形,雕有兽面纹,由镯演变而来,既是礼仪用器,又是统治权力的法器,还象征着墓主身份标志。璧呈圆形,多素面,是为盛行的良渚文化器物,是献祭神明的礼器、敛尸的法器、财富的象征。
良渚文化玉管哪家公司收购,咨询电话:(吴经理)
玉镯是装饰品,呈圆圈形,雕刻着龙首装饰,工艺十分精湛。反山遗址16号墓中,一段残手骨中仍套着1件玉镯,是当时的腕饰或臂饰。玉璜出自墓主颈部或胸部。串饰,多由大小不一的玉管、玉珠等穿缀串连而成,功用与项链基本相同。玉龟造型小而逼真;玉蝉正面圆鼓,并以弧线勾勒双眼和羽翼,两种玉器均用于缝缀作饰件。玉锥形器,是我国先出现的医疗用具——砭针,是良渚文化先民的一大发明。良渚文化还有许多神秘之迷,还有待文物工作者深入研究揭开迷底……
2008年9月至今,浙江省广州市余杭临平灯笼山遗址良渚文化考古发掘现场捷报频传,陆续出土了良渚文化中期的石钺、石镞、玉管以及双鼻壶、圈足盆等器物。据了解,此次考古发掘工作是配合广州市余杭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而进行的抢救性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古调查队对余杭经济开发区进行考古勘探、调查。灯笼山遗址发现于今年9月初,初步发掘结果表明灯笼山遗址是良渚文化中期略偏晚的一个史前墓地,构成相对独立的良渚文化聚落。
良渚文化玉管近几年成交记录:
清·玉管透雕龙纹斗笔成交价:485万 成交日期:
战国弧纹玉管成交价:419万 成交日期:
春秋玉管形玦成交价:257万 成交日期:
宋“梅花落”诗文玉管成交价:598万 成交日期:
玉扁勒玉管串饰成交价:382万 成交日期: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黄玉镯-----成交价:328万 成交日期:
战国弧纹玉管成交价:144万 成交日期:
良渚文化玉管想出手到哪里去卖,咨询电话:(吴经理)
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丁品介绍,这样的墓葬群很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家族的公共墓地。从10月开始清理了3、4座墓葬,从4号墓发现了石钺、石镞、小玉管以及陶鼎、陶豆、陶尊等器物。13日下午,考古队员在5号墓发现了双鼻壶和圈足盆;在短小的5号墓坑里遗存着头颅和一段左臂尺骨,墓主人身长约1米多,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具在家族中有一定地位的未成年人残骸。在15日清理6号墓时,发现了两件玉锥饰,还有一些玉管和陶器。17日清理7号墓时,因为被晚期有一定程度的扰乱破坏,随葬品中的玉管、陶鼎、陶豆和陶壶显得不完整,初步判断是较标准的良渚小墓,目前陶器已封存,等待后期修复和鉴定。
玉琮、玉壁、玉镯、玉璜……良渚文化玉器精品于近日与大众见面。这是良博开馆以来,良渚文化发掘的文物首次大规模展出,也是良渚文化出土文物20年后首次回归“故里”。
国家文物局一位考古专家参观后说:良渚文物优美绝伦,是世界瑰宝,空前绝后。
反山遗址于1986年发掘,出土了玉器、石器、嵌玉漆器、陶器、象牙器等遗物3100多件,90%以上为玉器,其中有“玉琮王”、“玉钺王”等器物,及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神徽像”。瑶山遗址于1987年起经三次发掘,出土了玉器、石器、陶器、漆器等2600余件,其中玉器占90%以上,同时首次发现了良渚文化祭坛。
==============================================================
如果您手里有藏品打算出手,可以尽快联系我,帮你藏品鉴定 私下洽购 高价收购 估价 拍卖欢迎来电咨询
广州溯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部:吴经理 电话:
(主要负责藏品交接,征集,洽谈合作)
号:关注了解上拍流程,私下流程,现金收购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