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喜欢收藏老窑瓷器,对宋瓷情有独钟。此枕面(残缺)下塑两只相背侧躺狮子形象,分列前后两边,双狮竖耳睁眼,狮鼻隆起,龇牙咧嘴,额头均有如意纹饰。双狮互相搅在一起,作搏斗状,左前爪自抓脑门,右前腿微弓,五爪支撑在腰圆环形底座上。后腿两只刚劲利爪紧扣对方颈项。狮颈鬃毛五道排列,以菱状与竖划纹相间,右前肢圈状模印纹与篦划纹相间,左前肢和胸前划刻篦纹。枕面贴于狮腰,枕面露花口状,可惜枕面、一狮右前肢和小半座前沿残缺。双狮枕施青白釉,釉色莹润,积釉处釉色呈湖水蓝色。胎厚重的腰圆形枕底无釉,枕底印有麻布纹,胎质洁白。此瓷枕采用模制加手工技艺,纹饰清晰,形态逼真。
它与云南省博物馆珍藏的宋代三彩双狮花卉瓷枕造型不同,与宋代湖田窑双狮枕相比,釉色造型类似,但细部处理不相同。此枕的底足麻布印纹又与潮州宋代笔架山窑发掘出土器物底座麻布印纹基本相同。此枕虽为残件,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实物。
双狮瓷枕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咨询:clwweixinhao(崔总)
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始烧于隋代,流行于唐代以后。据说开始时是作为陪葬的明器,以后又作寝具和诊脉之用。宋代,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不仅器形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对此,《清高宗御制咏瓷诗》咏宋代瓷枕曰:“修内当时秘,千年制朴淳。通身辞火气,彻体蕴精神。木以阳城重,玉非荆国珍。不须更鼓响,防值碎椎人。”这时期有不少生产瓷枕出名的窑口,如河北定窑、磁州窑、上海巩县窑、湖南长沙窑、江西景德镇等。造型有长方、八方、银锭、花瓣、如意云头,等等。著名的品种也不少,如珍珠地划花枕、白地黑花枕、青白釉枕、三彩枕等。
宋代三彩双狮花卉瓷枕(见图),长22.2厘米、宽14厘米,高10厘米,现珍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该枕的枕面呈一长方形,中间稍凹,两边微翘,面上刻画花卉形图案。枕面下塑两只对称排列的狮子形象,狮子呈伏卧状,分列左右两边,面部表情呈龇牙咧嘴状。左边一狮的右边嘴角上有一小洞,应为出气孔,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烧造时发生炸裂。两狮的中间雕一只彩球,并系有彩带。全器除底部素面外,其余地方皆施以黄、绿、青等釉色,色泽均匀,且浓淡有别。
双狮瓷枕快速交易 咨询热线: 咨询:clwweixinhao(崔总)
宋代瓷枕的造型、样式非常丰富,尤其是以塑造为兽状者较为多见,无不是造型精巧,制作细腻。而就此件三彩双狮花卉瓷枕而言,制作者巧妙地把狮子、彩球和瓷枕结合起来,并融为一体,可谓是独具匠心,给整件器物平添了一份美感,充分体现了宋代瓷枕制造的工艺水平。
瓷枕的历史渊源
考古资料表明,在我国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开始使用初步加工过的石块作为枕头。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枕头,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等,历代留存下来数量多的则是瓷枕。瓷枕是一种生活日用品,它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造型。据说初是作为陪葬的冥器出现的,以后逐渐成为卧室的寝具和治病号脉的工具。瓷枕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当时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这一时期的瓷枕逐渐从实用品转向了雅俗共赏的工艺品。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开始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陆总 咨询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