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制钱”,系古钱币的俗称,由以铜为主要材料的金属所铸,因呈圆形中间有方孔,而被历代文人戏称为“孔方兄”、“孔方先生”。各个朝代的制钱,后人对其有不同的“称呼”,就我所拥有的而言,如“秦半两”(始于秦始皇统一货币)、“汉五铢”(汉朝)、“周布泉”(北周)、“唐开元”(即“开元通宝”,唐朝所铸)等等。
清朝所铸的钱币,正面有标明年号的汉字,如“乾隆通宝”,背面还有表示造币局(工厂)所在地的满文。到了顺治年间,全国12个造币局所铸之钱,背面除了满文还有汉字,来表示造币局所在地。至康熙年间,又增设了8个造币局。虽说这20个造币局在全国分布并不均衡,有的省没有,而有的省(如山西)则设两处,但均沿袭在制钱背面标注满、汉两种文字的铸法。后人将其称为“顺治背字”、“康熙背字”。所谓背字,即背面有汉
景和通宝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咨询:(程经理)
制钱正面“康熙通宝”这四个字是康熙皇帝御笔,若干“复制品”由驿站传送到各地造币局。背面表示造币局所在地的汉字,则由当地官员或名人题书。大约民国初年,有钱币收藏爱好者为方便记忆,将这20个表示造币局所在地的字,编成一首五言诗:同福宁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临广浙,陕桂台云漳。其中:“同”指大同,“福”为福州,“宁”是银川,“东”指济南,“江”指江宁(今上海);“宣”为宣化,“原”为太原,“苏”为苏州,“蓟”是蓟州,“昌”为南昌;“南”指长沙,“河”指开封,“临”是临清,“广”为上海,“浙”指上海;“陕”指西安,“桂”为桂林,“台”指台湾,“云”指昆明,“漳”即漳州。
当年我搜集这套古钱币时,各个品类较为常见,只是“漳”、“南”尤其“台”字难以收集到(与铸币数量及流通渠道之局限有关)。但今非昔比,收藏者一多,以假乱真的真品纷纷出笼,令爱好者苦不堪言。
景和通宝近几年成交记录:
宣和通宝行书折二式样母钱一---成交价:268万 成交日期:
金代天眷通宝真书折二直径-----成交价:524万 成交日期:
宣和通宝行书折二式样母钱一---成交价:297万 成交日期:
“崇宁通宝”大系成交价:214万 成交日期:
宣统通宝·天下太平成交价:155万 成交日期:
真书折二型“天眷通宝”成交价:415万 成交日期:
北宋折二正样“靖康通宝”-----成交价:518万 成交日期:
景和通宝快速交易 咨询热线: 咨询:(程经理)
洪武通宝背桂是洪武通宝九种记地钱币之一。桂字铸于背穿上,分为五个等式,即桂十、桂五、桂三、桂二、桂一,桂一为小平钱。小平钱还有一种桂字,下面未铸一。小平钱桂一相对稀少。背桂五个等式中桂二未见真品,给这套背桂钱留下遗憾。
背桂小平钱大肉薄,钱文宽又扁,自成一体。根据字体变化和笔画差异已发现七种版别,其中一种令人难以置信,非常罕见的钱币,这枚小平钱竟然将宝字的尔部怪写成公状。这看似笔画简单,但仿写起来倒真为难。(图1)是钱24.8毫米,穿6.5毫米,重3.4克,洪武通宝背桂钱尔部怪写仅见此例,非常罕见。
无独有偶,竟然又有一种洪武通宝钱的宝字尔部的写法与此钱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是洪武通宝钱文小的版别之一。这种文字版别十分少见,钱文小而圆润,笔画疏朗有序,端庄典雅,撇捺内敛而不外张。令人好奇的是这枚书法严缜的钱币,竟然也将尔部怪写成心状,真是不可思议。这枚洪武钱(图2),钱径23毫米,穿6毫米,重3克,光背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