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玩壶、养壶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地磨练性格、培养技能的过程,既有启发性,又富于教育性。
加,有好处!
紫砂壶烧结,是指紫砂壶在一定高温状态下,低熔点物质融化,填充未融化物质之间的空隙,但并未达到碳化(焦黑)、钙解(出现针眼、气泡)程度的物理状态。
紫砂壶是否烧结,不仅会决定坯体强度和气孔率这些对实用性会产生影响的因素,从材质学的角度说,还决定是否能够展现紫砂的真实品性,如颗粒触感、砂络理脉和呈色效果。关注烧结后的效果,才是玩壶者达到境界的标志。而要判断紫砂壶的烧结,由浅及深,大致归为四种方法,就是听音、观色、查络、辩内外。
一、观色
粘土越少,烧结温度越高。但紫砂中有些物质达到一定高温后就会发生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出现焦化现象,产生针眼和气泡。从低融物开始融化到出现气泡、针眼、 焦化现象临界点的温度范围,就叫做烧结(温度)范围。随着烧制温度的增加,低融物开始融化,同时金属氧化物的数量和种类也在发生变化。由于金属氧化物的数量和种类是紫砂壶的呈色物质,所以随着温度的变化,紫砂壶的呈色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不仅会由浅变深,而且有些泥料的烧成品颜色还会有所不同。需要说明的是,金属氧化物的种类、多少除与烧制温度高低有关外,还与烧制气氛相关。燃烧时氧气和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不同,形成的金属氧化物就会有所不同,从而决定烧 成品的呈色。